国际频道
|
人民网
新闻聚焦
马拉维记者:只有在中国待过才能了解这个美丽的国家
我叫克里斯·恩莱恩,是马拉维《国民报》的一名记者,马拉维是非洲南部的一个内陆小国,人口1750万,首都利隆圭位于国家中部。 在我们的本地语言齐佩瓦语中,马拉维寓意火焰,我们被称为“非洲温暖之心”,因为马拉维人民十分友善。
独家稿库
|
亚太
|
滚动新闻
澳大利亚汉学家:现行制度将推动中国继续发展进步
人民网悉尼11月13日电 (王泉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此前在北京闭幕。澳大利亚汉学家、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马克林日前接受人民网采访,高度赞赏中国共产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问题的决定。
独家稿库
|
亚太
|
滚动新闻
俄学者:面对挑战 中国社会制度优越性充分显现
人民网莫斯科11月12日电 (李明琪 屈海齐)“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引起了俄罗斯学者的高度关注。相信此次会议的召开,中国共产党面对近期由地缘政治引发的经济挑战将找到恰当的回应方式”,俄罗斯外交政策、国防与安全领域专家格里高利·特罗菲姆丘克对人民网记者表示。
国际
|
综合报道
|
深度报道
日本各界高度评价十九届四中全会
人民网东京11月11日电(李沐航)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引起在日华侨华人、学者以及日本政界的热烈反响。他们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成功的制度密码进行了解读。
国际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外看中国系列访谈
|
独家稿库
北海道副知事:进博会为外商提供了难得的“中国机遇”
人民网上海11月8日电(王晓霞 张靖 玄番登史江) “中国市场的竞争很激烈,虽然有挑战,但更蕴藏着巨大的机遇”。11月6日,集结25家北海道企业,携700余种北海道特产参展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日本北海道副知事浦本元人和北连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副会长柿林孝志做客人民网访谈间,详细介绍了进博会上展示的北海道特色食品及农产品、并表示出把握进博会带来的难得机遇、扩大与华合作的迫切期待。
日本社会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外看中国系列访谈
|
国际
开放的中国为世界创造机遇
人民网布鲁塞尔11月7日电 (记者方莹馨)近日,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区政府国务秘书斯梅特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多边贸易对经济的繁荣至关重要,中国不断向世界市场敞开大门,对国际多边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 在谈到目前正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时,斯梅特说,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比利时在欧盟外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欧中、比中之间经贸合作的累累硕果得益于开放的市场。
滚动新闻
|
欧洲
|
国际
约旦驻华大使:进博会是约旦商品进军中国的良机
人民网北京11月7日电(曾书柔 法伊萨)“邀请约旦担任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宾国,是对约旦的肯定,也是约旦产品进军中国的良机。”近日,履新仅月余的约旦驻华大使侯塞尼对人民网记者表示,“习近平主席通过进博会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对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重视。
国际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外看中国系列访谈
|
独家稿库
专访爱尔兰驻华大使:期待以进博会深化中爱合作
人民网北京11月7日电 (羡江楠、实习生 李愫)“爱尔兰与中国都拥抱全球多边贸易,期待借进博会的契机,深化中爱双边经贸合作。”爱尔兰驻华大使李修文(Eoin O'Leary)日前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
国际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外看中国系列访谈
|
滚动新闻
专访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进博会将推动中哥贸易更上层楼
哥伦比亚共和国驻华大使路易斯·迭戈·蒙萨尔韦(Luis Diego Monsalve)在接受人民网专访。人民网 羡江楠 摄 人民网北京11月6日电 (实习生 李愫、羡江楠)哥伦比亚共和国驻华大使路易斯·迭戈·蒙萨尔韦(Luis Diego Monsalve)近期接受人民网专访,称赞进博会是一场全球盛会,将为中哥经贸合作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独家稿库
|
亚太
|
滚动新闻
进博会成功吸引更多阿根廷企业参展
人民网北京11月5日电(亚瑟夫、赵健、徐祥丽、实习生周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日开幕。阿根廷农业产业部部长路易斯·米盖尔·埃切韦雷日前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表示,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中阿两国贸易往来不断增长。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外看中国系列访谈
|
国际
|
滚动新闻
进博会是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契机
人民网北京11月5日电 (邓洁 田芳)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天在上海开幕,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主宾国之一参加。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赛义多夫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说:“很荣幸,我国成为上海进博会的主宾国。
独家稿库
|
亚太
|
滚动新闻
进博会为古巴和世界各国提供合作机遇
人民网北京11月5日电(亚瑟夫、实习生周雨、实习生李昀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日开幕。古巴通信部长豪尔赫·路易斯·皮尔多莫(Jorge Luis Perdomo)日前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表示,进博会为古巴和世界各国提供机遇,所有受单边主义及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影响的国家都能在进博会找到相应的发展空间。
国际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外看中国系列访谈
|
滚动新闻
厄瓜多尔外长:进博会,我们又来啦!
厄瓜多尔外交和移民事务部长何塞·瓦伦西亚 人民网北京11月4日电(亚瑟夫 吴思萱 赵健)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11月2日,将前往上海参加进博会的厄瓜多尔外交和移民事务部长何塞·瓦伦西亚在行前接受了人民网的专访,并高度评价了这一国际盛会。
滚动新闻
|
独家稿库
|
亚太
“进博会是美中加深贸易纽带的重要机会”
美国湾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恩·伦道夫接受人民网专访。(羡江楠摄) 人民网北京11月2日电 (实习生 李婷)由全球化智库主办的2019中国“引进来”与“走出去”论坛暨第六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于2019年11月2-3日在北京举办。
国际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外看中国系列访谈
|
美洲
澳大利亚青年企业家孔睿阁:中国各个领域发展速度惊人
“中国各个领域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科技方面变化尤为显著。盛达澳的目标是推出一项使世界更安全更有意义的服务,目标理念是在20分钟内对地球上任何地方发射的求救信号做出反应。
滚动新闻
|
独家稿库
|
国际
俄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部长:中国已成世界上的科技强国
“近年来,中国每年的科研投入份额翻了一番,超过GDP的2%,国家投资与商业投资的比例达到了66:34,这组数字与现代世界趋势相吻合;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到2020年人均科研试验设计工作支出将达到50万元(79000美元),中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强国”,俄罗斯联邦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部长米哈伊尔·科久科夫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科技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科久科夫表示,中国目前约有550万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是世界上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科学出版物数量位居全球第二。
国际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外看中国系列访谈
|
消息
俄学者:中国城市变化及经济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人民网莫斯科9月22日电(屈海齐李明琪)“中国在生产、服务,尤其是高科技领域取得的进步之大速度之快令人惊讶。我根本无法想象中国会对美国最先进的公司发起挑战。
独家稿库
|
滚动新闻
|
欧洲
澳大利亚经济学者:中国在国际上的作用举足轻重
“中国正变得越来越好,不仅体现在自身的方方面面,在国际上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商学院中国工商管理学教授汉斯·杭智科谈起如今的中国时表示。 这位研究中国经济领域的教授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国际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外看中国系列访谈
|
独家稿库
澳大利亚学者马克林:永远为发展的中国鼓掌
“纵观中国历史,中国从未有过霸权主义,西方舆论恰恰误导了这一点。中国希望建立一个和谐的、繁荣的世界秩序,这与目前的世界现状形成对比。
滚动新闻
|
独家稿库
|
国际
杜科:“中国市场不容忽视,不要只盯着美国硅谷”
“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2008年夏天,荷兰小伙杜科·范·布里曼第一次来到中国杭州,一待就是七八年,在这里他被中国人身上努力奋进的状态所感染。
国际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外看中国系列访谈
|
消息
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佩里:世界瞩目中国发展道路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与中国的故事)启蒙于我父亲,他多次到中国从事对华贸易,并且鼓励我继续这样做。
国际
|
人民网英国分公司记者报道集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外看中国系列访谈
韩国著名汉学家李圭甲:从汉字读懂中国
人民网首尔9月27日电(夏雪、实习生 刘茜) 满满的汉字书籍在房间两侧的书架上堆砌着,书桌上随意摆放着紫砂茶具,在这样一个充满中国风的研究室里,记者见到了采访对象——韩国延世大学中文系教授李圭甲。 韩国著名汉学家李圭甲(摄影:裴埈基) 谈起李圭甲与中国的缘分,要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外看中国系列访谈
|
国际
|
滚动新闻
英国前副首相赫塞尔廷:中国拥有非凡潜力的未来
“中国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如此全面的变化,从一种相当落后的封建农业经济转型到如今非常现代的经济。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社会福利提升方面,都是我所知道的人类社会最为迅速、巨大的变革。
国际
|
消息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外看中国系列访谈
英国贝茨勋爵来华徒步,为新中国70华诞送上祝福
英国贝茨勋爵夫妇徒步抵达温州。受访者供图 据浙江大学官网发布的消息,8月19日上午,“为友谊行走”——2019麦克·贝茨勋爵夫妇徒步中国活动在浙江大学启动。
滚动新闻
|
独家稿库
|
亚太
俄罗斯姑娘引托尔斯泰赞中国人的幸福
人民网莫斯科9月23日电(屈海齐 李明琪)“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文明国度,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善于变通的同时又不失自身特色。”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维卡·苏霍姆林诺娃如此评价她对中国的印象。
国际
|
消息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海外看中国系列访谈
我的中国情缘
专访痴迷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国汉学家傅…
韩国青年郑陈焕:切身感受中国发展之…
韩国著名汉学家李圭甲:从汉字读懂中国
白乐桑:“汉字节”让法国大众感知汉…
我与中国的半生情缘
阿富汗小伙:学汉语,到名牌大学当老师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9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