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各国民众共享发展红利 作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仍保持总体稳定运行。从高度自动化的大型机械设备,到提升出行效率的轻轨列车,再到绿色环保的电动大巴,中国制造走向全球,融入各国人民生活。
技术封锁严重违逆时代潮流(国际论坛) 8月9日,美国将所谓《芯片和科学法案》签署成法。该法名义上是为了提高美国芯片产业的自给自足率,促进美国芯片制造业本土化,但其中所包含的限制中美正常科技合作的条款,胁迫芯片企业选边站队,反映出浓重的零和博弈思维,不利于全球芯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非洲自贸区建设稳步推进(国际视点) 随着非洲自贸区建设逐步推进,加纳等非洲国家迎来更大发展机遇。加纳第一大港特马港扩建后,已成为加纳及周边国家重要的物资进出口通道,对促进地区一体化产生了重要意义。
凝聚共识合力 共促全球发展 8月1日,肯尼亚总统肯雅塔为中国企业承建的肯尼亚卡瑞曼纽大坝供水项目揭牌,这标志着该项目全面进入交付阶段并投入运行,将极大缓解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及周边城镇近百万人口用水问题。该项目是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肯尼亚的落地项目,也是肯尼亚政府“2030愿景”的旗舰项目之一。
促进信息交流 贡献媒体力量 2022全球发展倡议媒体对话会现场。凝聚发展共识 共担媒体责任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编辑部总编辑 陈 贽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的背景下,媒体应秉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发挥好“真相传播器”和“谣言粉碎机”的作用,积极传播、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决抵制、及时澄清错误和虚假信息,筑牢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弘扬丝路精神 凝聚更多共识 8月9日,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开幕式现场。深化媒体务实合作 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王一彪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得到众多国家积极响应。
外媒记者眼中的“一带一路” 8月9日,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围绕“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推动全球发展的媒体责任等议题展开讨论。从陕北到陕南,从延安到安康,从田间地头到工业园区……本次论坛开幕前一周,中外媒体记者分四路深入陕西各地,深入采访报道陕西努力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展现媒体担当 共同面向未来 密切交流互鉴 凝聚合作共识 今日白俄罗斯出版集团社长兼总编辑 德米特里·茹克 全球发展取决于国际社会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中国始终坚持同各方在互利合作中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为促进全球和平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指明方向,将为推动创造人类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作出重要贡献。
驻华使节“步入国网”活动举行 本报北京8月10日电 (记者禹丽敏)驻华使节“步入国网”活动9日在京举行。80余位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等来到中国国家电网未来科学城创新中心、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计量中心和仿真中心进行参观并开展座谈交流等活动。
2022年金砖国家运动会将于9月线上举办 本报北京8月10日电 (记者厉衍飞)2022年金砖国家运动会将于9月1日至30日在线上举行。来自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个金砖国家的运动员将通过线上实时对弈或上传视频的方式参赛。
外交部|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央视网|中国网|国际在线|环球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网|东方网|中国经济网|环球在线|人民网美国频道|人民网日本频道|人民网韩国频道|人民网英国频道|人民网澳洲频道|人民网俄罗斯频道|中国世界史研究网|中国-东盟中心网|社科院列国志数据库|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当代世界|环球人物|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