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路变坦途、村庄焕生机:中企在加蓬铺就一条“民生路”


奥耶姆项目沥青铺设。中交一公局供图
一场暴雨过后,让加蓬北部城市奥耶姆到赤道几内亚边境城市蒙戈莫的道路变得泥泞不堪,不少往来车辆陷入泥潭,无法动弹。车辆在这条穿越森林的道路上缓慢行驶,车轮不时在泥泞中“漂移”,泥点子飞溅而来,记者坐在车内不由地握紧车门扶手……
从奥耶姆通往赤道几内亚边境的道路泥泞不堪。人民网记者 薛丹摄
“不用担心,这里是最后一处需要平整的路段了。等你下次再来,想走这样的路都没有了。”说话的是司机翁多·梅耶·阿尔诺,他是奥耶姆市梅莱内·达卡赫村村长,也是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一公局)奥耶姆项目部的一名加方雇员。
2023年,为了改善奥耶姆市的交通条件,促进与赤道几内亚和喀麦隆的经济贸易往来,加蓬政府决定对失修道路进行整治和线路优化。中交一公局成功中标项目并展开施工。目前项目建设正按照总体施工计划推进,路基基本成型,路面沥青铺设已完成5公里。今年3月,全线沥青碎石基层试验段的完工,让往来的车辆在柏油路上大大提速。
从阿尔诺口中得知,他的老家就在道路沿线,从村口到奥耶姆市区,只有区区7公里的距离。但以前由于老路破旧,很少有车辆途经。“要进一趟城,最少也要花3个小时。”
阿尔诺说,两年以前,村里有个孕妇临产,因为道路泥泞难行,缺乏交通工具,迟迟无法送往医院,险些丢了性命。“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下午3点。本想送她去市里医院,但一直等到晚上7点都没有车。”无奈之下,众人只有用独轮车把孕妇推往周边村庄路口寻找车辆,途中便在路边分娩了,所幸母婴平安。
“这种经历令人无奈,真的非常难过。”阿尔诺摇着脑袋,皱紧了眉头。“中国企业来修路以后,现在最多只要10分钟就能到省城奥耶姆。这么快的速度,你能想象吗?”
奥耶姆项目碎石底基层铺设。中交一公局供图
来到奥耶姆项目营地,总工程师何振义一边拿出地图一边向记者介绍说,从2023年底开工至今,包含两条重要道路和一座90米桥梁的三个工程正有序推进。全长36公里的奥耶姆—阿索克·梅藏路段,是加蓬和赤道几内亚重要的陆路通道,通车后,奥耶姆市至赤道几内亚的行程时间将从原来的2小时大幅缩短至30分钟;全长32公里的佐果那—姆瓦那道路,未来计划连接加蓬5号国道;此外,沃勒河大桥为钢混叠合结构,梁桥全长90米。
奥耶姆项目是加蓬总统恩圭马高度重视的战略性项目,是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区域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交一公局集团加蓬国别公司经理吴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加蓬复杂的地形和薄弱的基础设施制约了区域联通。奥耶姆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加蓬北部陆路交通,特别是通往赤道几内亚边境的道路状况,通过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便利人员货物往来,吸引更多的商贸活动与投资,加速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项目不仅改善了交通状况、缩短了城市间的通行时间,还优化了物流网络、降低了运输成本,为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贸易开辟了新通道,将有效提升沿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加蓬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加蓬前公共工程部部长弗拉维安·恩藏吉·恩祖恩杜高度评价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专业能力,称赞中国企业为加蓬和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采访中,记者看到有许多加方员工在项目现场忙碌;有的正和工程师讨论施工细节,有的正佩戴安全帽准备作业,有的则正和中国工人一同平整路面……一位名叫恩瓜·恩格玛·凯文的小伙儿高兴地说,在中国企业工作,既学到了技能,还能建设自己的家乡。“这是真正的双赢,我要向中国企业致敬。”
奥耶姆项目施工现场。人民网记者 薛丹摄
“迄今为止,项目已累计为当地创造工作岗位500多个,累计培养管理人员30多名,技术人员120多名,为当地积累了一批测量、试验和施工管理等专业人才。”项目经理张晓磊介绍称。
“现在,当地的年轻人都抢着来中国企业上班,有的还从首都利伯维尔回来了。”阿尔诺说,以前因为生活不便,有不少道路沿线村民都搬到城市生活去了。“只要这条路修好,就没人再愿意离开;搬去市区的人将会回来,村庄也会重新焕发生机。”
奥耶姆项目沥青碎石基层铺设。中交一公局供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