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人民网>>国际>>正文

【盘点】历届中非合作论坛后续行动落实成果【5】

2015年12月06日10:57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2012年7月: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非关系发展打下更加坚实基础,各项领域取得前所未有成果

图片来自新华网

2012年7月19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本届会议是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中非合作论坛举行的首届部长级会议,是中非之间的一次重要聚会,受到中非双方的高度重视。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南非、贝宁等非洲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中国和50个非洲国家的外交部长和负责经济合作事务的部长、非盟委员会主席与会。

中非双方围绕“继往开来,开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新局面”的会议主题,全面回顾了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2年来、特别是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建立6年来中非关系发展取得的成就,评估了2009年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后续行动落实情况,高度评价论坛为巩固中非传统友好、加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发挥的重要作用。会议发表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北京行动计划(2013至2015年)》两个成果文件,绘制了今后3年中非合作总体蓝图,为中非关系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的成功召开,为中非关系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各项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后续行动落实情况(2012年至2015年)如下:

政治交往方面:

1、中非高层领导人继续保持互访和对话势头,增进政治互信、扩大战略共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访问非洲三国——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并在德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与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多个非洲国家和非盟的领导人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沟通。习主席此次访非,历史意义重大,对中非关系和中非经贸合作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中非外长级政治磋商机制顺利发展,这一机制对加强中非关系战略规划,促进双方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非双方于2013年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第三次中非外长级政治磋商,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

3、中国与非盟战略对话机制运行良好并取得积极成果。双方继续充实和完善该战略对话机制,并在该机制框架下开展了包括但不局限于外交政策、和平与安全事务的分组对话。

4、中非双方重视“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PAD)在促进非洲发展和一体化方面的作用,中非合作论坛与“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积极开展合作。中方与“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规划协调局加强交流、扩大合作,共同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区经济融合。

5、为加强与非洲在和平与安全事务中的合作,中方发起了“中非和平安全合作伙伴倡议”,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非盟的支持和平行动,“非洲和平与安全框架”建设,和平与安全领域人员交流与培训,非洲冲突预防、管理与解决以及冲突后重建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2014年,中国派遣了700人步兵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向非洲援助了用于自卫的轻武器、装甲输送车和个人防护装备。这是中国首次向非洲排除营级步兵部队赴非洲维和。

6、中非双方继续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双方共同推动国际社会根据2011年底成功举行的南非德班气候变化大会的有关精神,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授权,坚持公平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有关各方切实加强行动,共同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进程。

经济合作方面:

1、中非双边贸易实现平稳增长。2014年中非双边贸易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贸易质量日益提高,结构更趋合理。到2014年底,中非贸易额已到2011亿美元,同比增长5.4%,全年贸易额再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其中,中国对非出口增势强劲,同比增长13.2%,高于中国同期外贸出口增速8.3个百分点。

2、在中非双方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扩大投融资合作方面取得良好成果,中方承诺的200亿美元融资额度已提前完成,主要用于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农业、制造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进一步增强了非洲的自身“造血”能力。在扩大发展援助方面,中国对非援助逐年扩大,援非农业技术中心、“光明行”活动和职业技术培训设施等项目进展顺利,为改善非洲国家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支持非洲一体化建设方面,中非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合作蓬勃开展,推动区域内贸易便利化的合作项目稳步推进,促进了非洲的区域内相互联通融合。

3、中非双方在推动经贸合作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2014年,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布隆迪、津巴布韦、刚果(布)、塞内加尔、约旦、埃及等7国分别召开了新一届经贸联委会,卓有成效地协调推动了双边经贸合作中的重大事项;中国与南非举行了中南联合工作组首次会议,推动两国多双边大项目合作。中国还与非盟委员会召开了中非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联合工作组首次会议,双方就开展中非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为中国企业参与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搭建了新的平台。

4、中国对非投资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非洲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新兴目的地之一。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对非洲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35亿美元,同比增长19%。在非洲兴业的中国企业已超过2500家,涉及金融、电信、能源、制造、农业等诸多领域,为当地直接创造了十余万个就业岗位。制造业和服务业是近年中非投资合作的新亮点,中国企业在金融、商贸、科技、服务、电力供应等领域均进行了投资,积极回应了非洲国家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迫切诉求。

5、双方承包工程合作增势强劲。非洲是中国企业的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2014年中国在非洲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70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6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26%,合作项目涉及电力、通讯、水利、道路、桥梁和港口建设等众多领域。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中国企业积极拓展合作领域,探索和尝试开展项目运营管理,并在参与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合作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铁路、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等重大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

社会交往方面:

1、2014年3月,非洲爆发埃博拉疫情。 疫情暴发后,中国在第一时间向疫区国家提供物资和现汇援助,成为第一个向疫区国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的国家。中国先后提供4轮总价值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是累计向非洲提供援助批次最多和医疗物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中方还向疫区派遣了医疗人员约1400人。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专家奔赴疫区一线,为埃博拉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救治。中方还培训1万名医疗护理人员和社区骨干防控人员,援助非洲的医疗事业。中国的无私援助,得到了受援国政府、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2、中国和非洲继续致力于增强非洲国家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方提供的奖学金项目和举办的各类培训研讨项目,涵盖农业、工业、卫生、教育、通信、媒体、科技、防灾减灾、行政管理等多个领域,为非洲人力资源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

3、中国继续在农业领域为非洲提供援助。中国将自身的减贫经验带给非洲,用中国技术使非洲农业实现现代化。到目前为止,中国在30多个非洲国家建立了40多个农业合作项目。中国向非洲派遣农业专家组,根据非洲各国具体情况帮助当地人民改善农业水平。2015年初,三名中国农业专家到埃塞俄比亚对工人进行指导,为其在瓜果栽种、疾病预防与控制、涌泉灌溉等领域进行培训与指导。同时,中国积极组织非方人员来我国进行学习与培训。2015年,中国商务部主办“2015年援非洲英语国家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运营管理研修班”。来自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南非、乌干达、赞比亚等7个国家的33名学员圆满完成研修任务,为非洲的农业人才输送作出了重要贡献。

4、在教育方面,中国继续向非洲提供援助和技术培训。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在非洲29个国家开设了42所孔子学院。目前中国每年为非洲提供5000多个奖学名额。2013年,中国决定实施“非洲人才计划”,接下来的三年为非洲培训了约3万名各类人才。未来中国将与非洲各国继续加强教育合作和援助管理,建立效果跟踪和评估体系,以期最大化实现教育援助和培训的功效,促进非洲教育事业的发展。

5、中非人文交流丰富多彩,以“文化聚焦”为代表的系列活动积极展开,为促进中非人民友好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文化聚焦”活动涉及电影、电视、体育、文化遗产等内容,交流形式包括演出、展览、人员交流、研讨会、青年等;每年项目均在200个左右,几年来基本覆盖了所有非洲国家和中国国内省市。2015年开展了南非“中国年”系列文化活动、中非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中非文化合作伙伴计划、对非人力资源培训等。

(综合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经济日报、国际在线、中国新闻网报道)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覃博雅、付龙)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