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人民网>>国际>>正文

俄罗斯汉学界传奇泰斗:房间书籍都跟"中国"有关【3】

2015年01月19日16:14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莫斯科郊外的传奇泰斗

齐赫文在周恩来诞辰纪念会上致辞。 林雪丹 摄

10年后的10月1日,是齐老记忆中最难忘的一天:他走上新中国开国大典的观礼台,成为中苏建交的见证者。“记得10月1日那天,天安门广场上人声鼎沸。我被安排在天安门城楼下方的看台上就座,亲眼见证了毛泽东主席按下按钮,升起五星红旗的那一刻。铿锵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了中国的新纪元。”典礼结束后,已近傍晚。齐老刚回到总领馆就见到了韩叙。他带来周总理的一封信,信中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希望所有的友好国家承认这个新生的共和国。“我意识到这封信的重要性,马上着手译成俄语,以最快速度发回了莫斯科。第二天一早,莫斯科广播电台播出了‘苏联向全世界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消息。当时莫斯科与北京有5个小时的时差,电报发到莫斯科时斯大林还在工作,他立即指示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发给各大报社电台。”10月2日,苏联的报纸发表了周恩来的信件、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通告和政府组成人员名单,还有苏联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决定。“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往事历历在目,齐老眼中闪烁着光芒,并有力地做出“第一”的手势。 

身先士卒推动中俄友好

齐老在外交战线上奋斗了近30年,曾获苏联和俄罗斯多种勋章、奖章和荣誉称号。此后,分别担任苏联东方学研究所所长、外交学院院长,并在苏(俄)中友协工作,专门从事汉学研究和两国民间交流工作。

回忆起两国交往史,齐老说:“记得我还在上大学时,看了梅兰芳先生主演的京剧。后来徐悲鸿先生来访苏联也引起巨大反响。这是我们这代人对中国最初的具体印象。”在齐老看来,文化交流可穿越时空,对两国关系有着重要影响。“鲁迅先生亲自翻译《铁流》并将苏联的版画艺术介绍到中国,苏联也翻译出版了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和《狂人日记》。新中国诞生后,苏联翻译出版了许多中国著名作家的作品,如郭沫若的《访苏游记》。这些文学作品,让两国读者得以相互了解彼此的国家、彼此的思维方式,拉近了两国的距离。”齐老指出,俄中文化领域的交流实际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目前正在编纂中的《俄中关系400年文件汇编》也将展现这方面的内容。“现在俄中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双边关系的发展,我在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和友协所做的工作,就是希望俄中关系能够越来越好。”齐老欣慰地说。

虽然年过九旬,但齐老每次仍然坚持出席俄中友协的活动。“作为俄中友协的名誉主席,我必须身先士卒。”前不久,在中俄建交65周年暨中俄友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齐老坚持站着致辞。这让在场的所有俄中友人为之动容。自1986年担任友协主席以来,齐老带领友协为拉近两国关系举办了许多场活动。不论是辛亥革命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日以及孙中山、毛泽东等中国老一辈革命家的诞辰,或是鲁迅、梅兰芳等文学、艺术界大师诞辰纪念,俄中友协都会举办大型活动或研讨会,向俄友好人士介绍中国的历史。为了让俄罗斯人民感受中国文学的魅力,友协还经常举办颂诗会,向民众介绍李白、杜甫、韩愈、李清照等诗人的作品。

齐老说,现在俄罗斯的汉学家们都很关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远东所和友协也在学习、研究。“中国人民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也在不断推动文化传播,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我希望能尽自己最后一份绵薄之力。”

采访结束时,齐老将友人为他制作的95岁生日卡片赠予记者。卡片上印有齐老身着礼服的照片,胸前缀满的各式荣誉奖章熠熠生辉。走过漫漫人生路,齐老已将与中国的不解之缘融入自己的血液中、生命里……

回首往昔,齐老感慨万分:“想起中国,我就能找回青春时代的激情,就想起如水的时光、如歌的岁月。”

原载于《人民日报》2014年12月21日7版国际副刊,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镜鉴(jingjianpd)。

 

上一页
联系本文记者

陈效卫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责编:覃博雅、常红)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