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结婚?伟大的博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以一个非常科学的视角写下了关于婚姻的正反面意见。
支持意见:“孩子,如果幸运的话……恒定的伴侣和老年时的朋友,如果愿意有一个朋友的话……爱和玩耍的对象……总之比一条狗要好……音乐和聊天,有益健康,但是非常浪费时间。”
反对意见:他写的是自由的丧失、孩子带来的花费和焦虑,吵架的风险,以及(我最同意的一点)可能要“被迫去拜访亲戚”。
为什么要结婚?伟大的博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以一个非常科学的视角写下了关于婚姻的正反面意见。
70年代以来有一个趋势,在英国显然你越是贫穷、越是可能住在廉租房里、越是经济不稳定,结婚的可能性就越小。
我估计有相当一部分男性会对最后一条会心点头。然而,达尔文结婚了,而且很幸福,在这篇文章将近尾声的时候,他十分感人地将妻子艾玛(Emma)描写为“我一生中聪明的顾问和愉悦的慰藉”。
相比之下,昨天我又一次读到了一些对于婚姻的悲观看法,婚姻变得越来越不普遍了,而且走向一个奇特的境地——这个最基本、最古老的社会习俗渐渐成为有钱人以及有着严格社会规则的移民群体中才有的现象。
70年代以来有一个趋势,在英国显然你越是贫穷,越是可能住在廉租房里、越是经济不稳定,结婚的可能性就越小。
截至2001年,处在财富金字塔顶端的人们结婚的概率要比底部的人们高出24%,而现在,这一差距已经扩大到48%。
这已经够让人担心的了。可靠的统计数据表明,带小孩的未婚情侣具有高达三倍的分手概率,而孩子显然就会面临凄惨的结果,不仅仅是感情上的,还有经济和教育上的。
但是,在婚外性行为和同居不再成为社会性耻辱的情况下,也就不难发现最贫穷的人们和边缘人群更不愿结婚的原因了。
如果你的居所和工作都不稳定,也许你会更不愿制定计划,更喜欢混沌的、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