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外媒关注
人民网>>国际>>正文

能吃砒霜的人们【2】

阿根廷安第斯山脉的偏远村庄居民被发现对有毒化学物形成了耐受性
他们的水源受到砒霜污染,超过安全水平20倍
瑞典隆德大学的科学家们对当地人进行了基因测试
发现居民们产生了能够代谢砒霜的基因变异
这些村民仍然可能由高水平毒素引起中毒,但他们可以耐受低水平毒素
据信,全世界已经有超过1亿3700万人受到砒霜毒害

——理查德·格雷(RICHARD GRAY)为《每日邮报在线》撰稿 原文发表于2015年3月4日

2015年03月16日13:50  来源:Mail Online  手机看新闻

    更大剂量使用时,砒霜可能会损伤免疫系统,引起出血、抽搐,并最终导致昏迷和死亡。

    然而,在圣安东尼奥-德洛斯科布雷斯周边的一个人口稀少的地区——一个高踞在阿根廷安第斯山的山间高原地区的村庄——的人们,似乎进化出了一种更为有效地应对这种有毒物质的方式。

    大约1万1千年来,那里的土著人口——阿塔卡玛人的后代——一直喝着被砒霜污染的水。

    卡琳·布劳伯格(Karin Broberg)博士是瑞典隆德大学的一位环境医学研究者,她和她的同事们发现在1万年前到7千年前之间的某个时期里,当地的居民经历了基因的改变,由此产生了对砒霜的更高的耐受性。

    他们发现当地居民能够承受的砒霜摄入量,高出目前认为的安全接触水平20倍。

    布劳伯格博士告诉《每日邮报在线》说:“砒霜存在于火山基岩里,而且在有些地区浓度较高。”

    “然后砒霜释放到作为饮用水的泉水中。”

    “然而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接触砒霜相对较多,而他们的新陈代谢更有效率,较少发生中毒。”

    布劳伯格博士和她的同事们的工作成果发表在《分子生物学与进化》杂志上,她们对住在圣安东尼奥-德洛斯科布雷斯村庄附近的124名安第斯山区妇女的基因组进行了研究。

    他们还通过检测这些妇女尿液中的类金属元素水平,测试了这些妇女代谢砒霜的能力。

    他们精确定位了这些妇女的基因中的一系列关键变异,看来就是这些变异赋予了她们耐受高剂量砒霜的能力。

    他们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基因——AS3MT,它被认为在砒霜代谢中起某种作用——这一基因在当地妇女中的出现频率,要远远高于居住在哥伦比亚和秘鲁的人口。

    圣安东尼奥-德洛斯科布雷斯村坐落在阿根廷西北部安第斯山脉的一个偏远地区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燕勐、张茜)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