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金华12月12日电 中非经贸关系的转型升级研讨会今天在此间举行。浙江师范大学校长蒋国俊,吉布提驻华大使阿卜杜拉·米吉勒,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马洪涛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词。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唐任伍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原驻津巴布韦、南非大使、浙江师范大学中非国际商学院院长刘贵今,中国原驻厄立特里亚、卢旺达大使、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舒展,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中非国际商学院常务副院长舒运国,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尹健,浙江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张汉东,华东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沐涛,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忠祥,Amanbo聚焦非洲网董事长廖旭辉,以及其他中外学者、企业家和相关人士等共计12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与浙江省商务研究院、WTO浙江研究咨询中心签署了共同开展中非经贸研究协议书。开通了“非洲商讯”微信公众号。浙江师范大学校长蒋国俊向吉布提驻华大使阿卜杜拉·米吉勒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
浙江师范大学校长蒋国俊在致词时,首先代表浙江师范大学向出席会议的各位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近年来浙江师范大学抓住中非友好关系深化升级的机遇,顺应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趋势,主动服务国家外交事业和中非友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学校建有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的非洲研究院、第一个中非国际商学院、第一个非洲博物馆和第一个非洲翻译馆,并在喀麦隆、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合作共建了3所孔子学院。学校依托商务部中国基础教育援外研修基地、教育部首批教育援外基地、国家汉办设立的孔子学院非洲研修中心,已有来自非洲近50个国家的1000余名政府官员、大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智库领袖参加了研修。学校还拥有首批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重点基地、浙江省2011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培育)研究基地非洲研究中心等高端平台,已逐渐成为国内非洲问题研究的学术重镇、非洲事务咨询的重要智库、涉非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对非民间外交的重要力量。
蒋国俊表示,浙江师范大学于2011创立的中非智库论坛已被正式纳入中非合作论坛框架,成为中非民间对话的固定机制和民间交往的高端平台,跻身国内对非研究重要智库行列。今年9月,学校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非智库论坛在南非成功举办,被纳入了“南非中国年”活动框架,并作为中非合作论坛的预热活动。
蒋国俊最后表示,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非经贸关系的转型升级发展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在浙江省商务厅的大力支持下,本次研讨会就约堡峰会助推中非经济合作、中非产能合作、中非跨境电子商务等议题深入沟通交流、分享发展智慧、推动务实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马洪涛在致词时表示,在中非合作论坛第二次峰会举行之后的第一个周末,浙江师范大学就联合各方共同举办了这次研讨会。这样的研讨会既有理论高度,更有现实意义。她说,浙江省是我国对非经贸合作的重要省份。2014年,浙江与非洲各国进出口贸易额达250亿美元,占全国对非贸易额的11.3%。截至今年6月底,非洲在浙直接投资企业609家,合同外资26亿美元。浙江在非投资488家企业,投资总额20亿美元,这还只是经过政府备案的项目,实际投资远远大于此数。非洲也是浙江省对外工程承包的重要市场,多年来市场份额一直占全省总额的三成以上。2014年,浙江省在非洲完成工程营业额18亿美元。
马洪涛介绍道,浙江省还是承担国家对非援助工作最早的省份之一,以浙江师范大学为龙头的8家援外培训承办单位,近3年来共承办对非援助培训项目80余期,培训学员人数2000余人,无论是承办单位数量、承担的培训项目数量还是培训的人次,均居全国各省市第一。她表示相信,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和研究机构共同支持的理念下,浙江与非洲的经贸关系定能实现转型升级,为中非共建以“亲、诚、惠、容”为核心的“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研讨会由浙江师范大学主办,浙江省商务院、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中非国际商学院承办。研讨会支持单位是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工商联。研讨会主题是中非经贸关系的现状与走势,分议题为浙江对非产业合作研究、浙江对非跨境电商研究、中非经贸数据库建设、中非经贸政策研究。
研讨会举行的背景是,中非合作论坛第二次峰会12月4—5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与非洲国家领导人一起出席了峰会。此次峰会推动中非关系全面转型升级,加速非洲自主可持续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非经贸合作也将从一般商品贸易往来向加工贸易、产能合作和技术转移升级,从传统的工程承包向投资经营和金融合作升级。未来中非经贸合作将是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峰会将使中非双方合作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浙江省是我国对非经贸合作的重要省份。浙江省如何抓住中非峰会后的重要发展机遇期,将优势剩余产能更好地对接非洲,将跨境电子商务延伸到非洲大陆,亟需相关政府部门、涉非企业界以及学界共同探讨。 (王南)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