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人民网>>国际>>正文

挪威首都治理空气禁行私家车

——专访奥斯陆绿党议员谈空气治理

实习记者 汤淇艳

2015年10月31日09:00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奥斯陆市中心街景,2019年后这里将禁止私家车通行。汤淇艳摄
奥斯陆市中心街景,2019年后这里将禁止私家车通行。汤淇艳摄

10月23日,挪威联合政府递交提案——2019年前,在奥斯陆市中心禁止私人车辆行驶,以减少空气污染,建设一个更加绿色清新的城市。法案一出,引起了全挪威的热议。

空气污染和环境保护一直是挪威人关心的议题。去年冬天,奥斯陆有关部门发布预警——因为空气质量不佳,政府和气象部门建议呼吸系统病人、老人、小孩和其他弱者减少外出待在室内。因为早前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监管部门以违反欧盟空气质量指令为由,要求挪威在规定期限内整改,使空气质量符合标准。不久前,奥斯陆再次被相关组织亮了红牌,指控其空气污染程度已经严重超过欧盟标准。

在今年9月的奥斯陆地方选举中,绿色环境党(简称绿党)身披环保的战袍,成为一匹黑马,一路杀到了奥斯陆地方议会第三大党,仅次于工党和社会左翼党,并与前二者组成执政联盟,这也为环保相关方案能够得以进一步落实提供了基础。

奥斯陆市议会的绿党议员埃文德·特拉德尔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介绍了推行此法案的初衷和自己的环保主张。

谈计划:绿色奥斯陆,环保三步走

埃文德说,挪威是一个很“乡土”的国家,因为人口密度小,许多人与森林、瀑布相伴,环保更加强调对城市之外的自然保护,而现在,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环保的重点被转移到城市上来。

在市中心禁行私家车,并不是奥斯陆的首创。在此之前,欧洲许多城市都纷纷推出类似政策。这一呼声在挪威政界由来已久。早在1998年,这一提议就陆续得到了包括工党在内许多政客们的支持。然而,直到今年,在环保方面最为积极活跃的绿党上台联合执政,才使得提议开始走上实现的道路。相关研究显示,在奥斯陆私家车的平均载客量是1.15人,市中心区域63%的空气污染来自于汽车尾气。私家车的低效率频繁使用,不仅造成了交通拥堵,也造成了巨大的空间和能源浪费。该提案只是绿党提出的一系列方案中的第一步。系列方案的第二步是在未来的4年内,奥斯陆计划减少20%的车辆使用量。最后,直到2030年,绿党还计划实现所有奥斯陆车辆零污染排放。

在未来,奥斯陆还计划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私人车辆禁行区域,在市中心和附近区域建立“低污染区”,区域内只允许自行车和公共交通车辆行驶。

谈争议:“你自由挥动的拳头,可能会打到我的鼻梁”

在挪威,尽管大多数人都习惯使用公共交通绿色出行,但是代表公共利益的环境保护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也并不是从未发生。此次提案的消息甫一公布,许多商家纷纷表达了他们的忧虑。他们担心,私人车辆被禁止,会导致客流量的减少。然而,绿党希望用数据和研究说服他们。在奥斯陆市中心的商业区域,只有不到10%的顾客采用私人交通工具。而与商家们所担心的相反,私人车辆禁行能够为本来拥堵的市中心创造更宽阔的空间、顺畅的交通和舒适的购物环境,反而能够带动消费的增加。

当然,私人车辆也并不是完全一棒子被打死。“我们要尝试与所有人展开对话。”在特定时段,私人车辆可进入市区以供商家补给货物,同时一些特殊需要人士,如残疾人的出行需求也将尽可能得到满足。“总而言之,我们希望为每个人都创造良好的出行条件,同时创造一个更高效、更绿色的奥斯陆”。

埃文德还以纽约禁烟为例子,来阐明个人需要与公众利益的关系。2003年,纽约市将禁烟区域扩展到餐厅、酒吧等公共区域,此举被一些人认为限制个人的吸烟自由。“但是,你有吸烟的自由,我同时也有呼吸清新空气的自由。你自由挥动的拳头,可能会打到别人的鼻梁。”个人自由与公众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公众的利益被摆在了首位。所以,商家、市中心居民的抱怨,在尊重每个人的生存自由、建设绿色奥斯陆的美好愿景面前,都需要做出一定的妥协。

谈经济:“挪威有两张脸,一张环保,一张资源”

奥斯陆并不是第一个实施禁行令的欧洲城市,因此,在此方面,他们汲取了许多城市的经验。

埃文德谈及伦敦在六十年代的空气污染,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是幸运的,因为有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要想长远,如果发展中国家现在不是集中精力修更宽的路,而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那么将来就不必为现在对环境的破坏买单。” 发展中国家不能仅仅只考虑如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应该考虑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所付出的经济成本、健康成本、环境成本。事实证明,以环境为代价的账单往往是长期而昂贵的。牺牲了环境,在未来,整个社会就要用等值甚至超值的经济价值、民众健康和社会发展来偿还。

他坦承挪威在空气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挪威有两张脸,一张环保,一张资源。”尽管挪威为了治理空气和环境付出了许多显而易见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整个社会都普遍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挪威与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在大量出口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而这,与挪威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绩背道而驰。埃文德指出,挪威民众受教育程度高,挪威社会还有很多亟待开发的潜力。“看看我们的邻居瑞典和丹麦,他们没有这么多石油,一样过得好好的。”

谈现状:“这是最坏的时期,也是最好的时期”

对于石油的依赖也让挪威人尝到了苦头。自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一轮轮暴跌将挪威经济拖入了窘境。曾受到投资者热捧的挪威克朗,则一度贬值30%,甚至被与因克里米亚事件而汇率腰斩的卢布和巴西雷亚尔一同被列为“最不受欢迎的三种货币”。

然而,埃文德却对此报以另一种乐观。虽然现在挪威经济正在经历痛楚,但却给了挪威机会可以涅槃重生。“一方面,因为石油,我们的经济面临窘境,我们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时期。但是另一方面,由此民众也看到了发展多样化产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埃文德认为,经济萧条并不会让民众只关注如何保住自己手头的饭碗,环保措施的支持率往往在经济困难时期不降反升。1974年和90年代初两次石油危机时,挪威国内的环保呼声高涨,所得到的支持也在这两个时期得到大幅度提高。谈及石油危机给当前挪威年轻人造成的就业困难,他认为年轻人不仅仅只需关注眼前如何找到工作,还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有组织的环保行动中来。因为环保产业潜力无穷,年轻人在再生能源、防治污染方面大有可为,完全可以开辟一片新天地。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王吉全)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