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人民网>>国际>>正文

中俄共同纪念二战,精彩文化活动纷呈

不忘历史 追求和平

2015年08月25日09:50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摄制组导演演员和当年在儿童院长大的老一辈人的合影。图中间为刘少奇之女刘爱琴1
摄制组导演演员和当年在儿童院长大的老一辈人的合影。图中间为刘少奇之女刘爱琴1

人民网北京8月24日电(赵松)8月的北京,天空晴朗。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代表俄罗斯总统普京向《血色童心》剧组和部分演员授予了“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这部20年前拍摄的影视剧并未被遗忘,相反,经过岁月的洗涤,在今年这个历史时刻显得尤为珍贵。

该剧讲述的是四十年代生活在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后代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学习、战斗、生活的故事。塑造了一批中共烈士的遗孤形象,包括由梅亭饰演的楚楚、由陆毅饰演的谢廖沙等人物。为了中国革命事业后继有人,他们在党中央的关怀下,来到苏联学习。战争爆发后,他们有的积极投身苏联人民伟大的卫国战争,有的被关进德军集中营顽强生存,幼小的心灵饱受了战争创伤,同时也在战火中锻炼得更加坚强。

该剧取材于中苏两党友好交往中一段真实的历史。剧作者曾采访了包括毛泽东同志的女儿李敏,朱德同志的女儿朱敏等曾在国际儿童院学习过的十几位老同志。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艺术总监、该剧出品人郑晓龙表示:“这是对我们20年前劳动的一个奖励。我们两国有一段共同的经历,非常有意义。过了70年,历史再次说明,共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血色童年》导演杨亚洲表示这部戏是他第一次当导演拍摄的一部戏。从小在黑龙江长大的他对苏俄有着天然的情结。他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能拍摄这么一部戏,希望后人不要忘记为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贡献的那一代人。

陆毅20年前还是个18岁的青年,那是他第一次出国拍摄影片。他介绍,在半年多的拍摄期间,中俄两国的青年演员和工作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整部拍完我们还有喜结连理的。他用俄语向在座的国际儿童院的前辈们致敬。他还说道:“中苏两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惨烈的牺牲,我们乃至整个世界都不会忘记,这也是我们20年前拍摄这部戏的意义所在。”

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表示:“感谢你们的工作,能让人真切感受到那场惨绝人寰的空前灾难,战争让我们恐惧,我们要做出一切努力,避免悲剧重演。”在纪念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重温此剧,也是重温历史,珍惜和平。

今年4月,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奖章颁发给了苏联国际儿童院的红色二代。他们表达了人民向往和平、反对战争的共同心愿,代表了中国人民与苏联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

和电视剧里的主人公相似,在莫斯科出生的秦平在国际儿童院长大,母亲韩福英是位98岁高龄的抗联老战士,今年母子二人都被授予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他与记者交流时透露出对战争的无奈:“当时我们还小,苏联政府比较照顾我们,全国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让我们有饭吃,但还是常常感到饥饿,如果没有战争,我们的童年会更快乐。”在场的还有七八位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的代表,李多力作为代表在讲话中称,影片反映了我们那一代人的童年生活,但是现在经历过二战的人越来越少,中国目前共有54人经历过苏联卫国战争,其中43人是在苏联国际儿童院长大的,守护这段共同的记忆有特别的意义。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公使陶米恒对本报记者说:“感谢摄制组在文化方面对中俄两国文化交往做出的贡献。这个电视剧的内容非常特殊,代表两国关系中一段特殊的历史。非常高兴看到这些历史亲历者能够来到现场。”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三等秘书志刚告诉记者,今年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的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前不久的俄罗斯文化节刚刚落幕,前两天还在这里举行2015新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首映礼。据介绍,根据中俄两国文化部拟定的合作计划,2015年8月至11月,俄罗斯在中国举办“俄罗斯文化节”,涵盖音乐、舞蹈、戏曲、大师班及舞台艺术对话等领域的12个项目,俄文化部还将和中国各地方合作,在北京、上海、重庆、西安、深圳等多地,通过民间或商业渠道举办活动,总活动场次达到51场。

天津中俄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王秀玲对本报记者说:“为纪念中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举办了一系列活动,计划今年10月份举办文化博览会,包括对二战主题的绘画展及俄罗斯油画的论坛和交流活动。因为我们觉得反法西斯是世界民族的一个活动,我们艺术家应该用我们的毛笔来体现出这些精神和意义,也会用作品来教育世人,我们的敌人是什么样的。”

此外,为了纪念二战胜利,季姆琴科基金会与俄罗斯联邦电影基金会将在北京和苏州举办苏联《长明火》电影节。

陶米恒对记者说,使馆今年已经多次颁授“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比如向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成长的红色二代和部分抗联战士,武汉的《长江日报》编辑部、还有一些帮助找到苏军烈士遗骸的个人颁发该纪念章。这些都是为中俄历史文化做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我们不应忘记。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高虹(实习生)、常红)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