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人民网>>国际>>正文

俄眼科专家杜申:诊治患者十万多人次 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2015年05月09日10:05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杜申教授向记者介绍在华工作情况。(人民网 宋煦冬摄)
杜申教授向记者介绍在华工作情况。(人民网 宋煦冬摄)

人民网北京5月9日电(宋煦冬)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8日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援华专家和亲属代表。俄罗斯眼科教授、援华专家代表杜申·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就获得了这份殊荣。在杜申教授从工作所在地黑龙江大庆飞赴莫斯科之前,他接受了记者采访。

1947年6月8日,杜申出生于乌克兰苏梅地区,是俄罗斯著名眼科医学博士,曾担任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眼病所主任。1998年起,杜申开始了在大庆眼科医院的工作,至今已经诊治患者十万多人次,手术患者2000多例,并培养出了7名能独立进行复杂眼科手术的年轻医生。2009年,杜申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杜申:中国眼角膜捐献不足 人死后不能带走光明

当记者抵达医院时,杜申正在诊室为眼疾患者做检查,每个患者落座前,他都会用布擦拭裂隙灯外壳,然后用中文指导患者“向前看”、“向上看”,不过具体的病情还是需要翻译将俄语译成汉语之后再告知患者。大多数患者都住在大庆和周边区域,一名患者对记者表示,能在家门口的医院获得俄罗斯专家的诊治,自己心里“很有底”。

随后,杜申接受了记者采访,他通过一组数据展示了大庆眼科医院各种类手术的数量,其中白内障手术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患者回归了“清晰世界”。不过,近些年该院眼角膜移植数却停滞不前。杜申表示“人死后不能带走光明”,由于捐献眼角膜的宣传推广不利和很多民众传统观念阻碍,使得眼角膜捐献数不足,很多失明患者还在苦等光明。

处理患者“红包”、吃饭抢单 展“中国通”风采

谈到自己处理“医患关系”的经验时,杜申俨然成了一个中国通。多次执刀手术前,都会有患者或家属为他递上“红包”,执拗不过的杜申通常会当面收下“红包”,在手术结束后马上将其中的现金存入患者的住院押金。这一做法,已经成为每个参与手术“中国好医生”的必修课。

在回答是否适应在华生活的问题时,杜申笑着表示自己很喜欢重视亲情友情的中国社会,大家经常热闹地通过聚餐交流感情、享受美食。相较于西方习惯的AA制,杜申也很适应中国人的“抢单习俗”,他也经常在饭局结束前抢着买单,不过很多中国朋友借“上厕所”买单的行为让他着实印象深刻。

2009天安门观礼国庆 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当被问起在中国期间最不寻常的经历,杜申表示那无疑是2009年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当年10月1日,他带着2009年“友谊奖”的奖牌和证书,在北京携夫人参加了国庆观礼。更令他骄傲的是,随着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的到来,他将代表在中国的俄罗斯专家去莫斯科参加相关纪念活动。

杜申医生最后谈起了俄罗斯、中国等国共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他认为这能让大家记起那场残酷战争的破坏性,在如今各国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如果再发生一次世界大战,整个地球都可能会被毁灭。狮子相斗尚且不会吃掉对方,人类为什么出这种事呢?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宋煦冬、张玉珂)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