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对德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凡的日子。这天被定为法定休假日,因为这一天既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同时又是德国富有传统民俗的日子。按照德国人的说法,经历了漫长、阴冷的冬天和像孩子脸蛋一样变化无常的四月后,明媚的五月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五一”前夜,“女巫”们在布罗肯山以及欧洲各地的山丘上通宵跳舞,等待象征男性、长着犄角的神出现。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知此来历,但人们在这一夜载歌载舞的传统流传至今,成为一种民俗。在乡村,人们会在村中心围着篝火跳舞并制造各种声响,据说这样可以吓跑“女巫”。在德国城乡的各个舞场,身着盛装的人们会跳起欢快的舞蹈。与平日不同的是,这一夜,人们通常跳的是幽雅的华尔兹、探戈等“国标舞”。一向严肃的德国人脸上平添了不少笑脸。因此说,许多德国人要在“五一”前夜通宵“跳舞”进入五月。
此外,在“五一”这一天,德国许多乡镇都有竖“五月树”的习俗。一般由村里年轻力壮的未婚青年们同心协力将一棵高大笔直、粗壮有力的桦树干竖起。“五月树”一村比一村高大。未婚少女们为“五月树”配上漂亮的装饰,祈愿来年得到如意郎君的喜爱。5月1日一大早,许多未婚女青年一开门就看到了村上未婚男青年放置门前表达爱意的“迷你”心状花环。这一天,淳朴的居民早早就带上孩子,穿上传统的服装围着“五月树”翩翩起舞。很久以前,人们还要在田间跳舞,以将人类强大的生儿育女的繁衍能力传向田间。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