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人民网>>国际>>正文

解决人道主义危机,根本出路在于和平与发展

2015年12月11日09:53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联合国12月10日电 (李秉新、李晓宏、殷淼)我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大使在70届联大审议加强联合国人道主义和救灾援助议题时发言表示,2015年自然灾害频发,武装冲突、恐怖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等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资源和能力面临更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合作,采取标本兼治的策略和切实的措施应对。中方愿就此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必须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所倡导的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原则,以及联大46/182号决议确立的人道、中立、公正等人道主义援助基本原则,尊重受援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遵守国际法和东道国法律,防止人道主义问题政治化,坚持人道援助非军事化。

第二,要解决好全球人道主义危机,根本出路在于谋求和平,实现共同发展。国际社会应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契机,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支持力度,改善其发展环境,促进其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和特殊挑战,重点解决贫困、饥饿、卫生等民生问题,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从根源上减少人道主义需求,提升当事国自主发展能力,帮助其实现从紧急救助向长期发展的顺利过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加第70届联合国系列峰会期间,宣布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中方愿与各方为实现共同发展、维护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气候变化、粮食和营养安全无保障、水资源短缺、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增加了人们遭受自然灾害的风险和脆弱性。而与此同时,各类信息技术已极大提高了人类预防和应对灾害的能力,但广大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资源和技术的严重制约。国际社会要在充分尊重受灾国国情和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投入、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和专有知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切实加强受灾国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和防灾、备灾、减灾、抗灾等全方位能力建设和复原力。

第四,中方赞赏联合国在领导和协调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中的中心作用,鼓励联合国人道主义系统进一步完善机制,提高效率和透明度,加强成员国参与度,推动国家、地区和国际层面的人道主义援助努力形成合力,并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人道主义人员的安全保障。中方呼吁捐助方进一步加强援助努力,为人道主义募捐呼吁提供更充足和灵活的人道主义资金捐助。中方赞同秘书长潘基文的主张,增加人道主义援助不应以牺牲发展领域资金为代价。

王民说,明年5月举行的世界人道主义峰会将为各国分享援助经验、共商发展方向提供重要机会。希望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提高成员国参与度及所有权,充分发挥政府间进程的积极作用,确保峰会及其筹备进程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使其取得务实成果。

分享到:
(责编:徐敏(实习生)、杨牧)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