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8日电 “日本要看懂究竟如何才能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发自内心主动地选择一条既对本国富强也对世界和平具有积极贡献的发展模式。这不仅是日本人民所期待的,也是亚洲地区和国际社会所欢迎的,历史将证明这一选择将不可阻挡地成为一种历史的调整。不论执政者是谁,如果坚持逆流而动都将被历史正面的力量推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武寅如是说。
《日本战后70年:轨迹与走向》《中日热点问题研究》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8日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武寅在发言中表示,中日关系不能就事论事,要拓宽视野,要以中日关系70年为基点往前和往后延展70年来观察中日两国关系。
日本二战之前的70年:战争国策“一面倒”的控制国家大肆侵略扩张
从二战结束的时间点往前拓展70年,那时正好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确立了国家目标和发展模式关键时期。分析那个时期的日本,我们就能发现为什么日本会选择这样的发展道路。我们发现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在确立国家发展目标的时候,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急需解决的问题错综复杂。日本明治维新并不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成熟的阶段自然产生的,而是内患外压之下的一场突变。明治维新就是“早产儿”,“早产儿”又想一下“吃成个胖子”。那时候的日本还残留一些是属于民族民主革命性质的问题,比如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完整,民族独立;又有资产阶级革命范畴的问题,即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还要搞资产阶级现代化。
为了解决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当时的日本向西方列强学习,作为一个后发的小国把欧洲资本主义列强经过了几百年时间才走完的三大步: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这三大步并作一步,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全部走完。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而展开激烈角逐的历史大背景下,日本很快为自己找到一条超常规发展的捷径,那就是搞武力扩张,建立大日本帝国,称霸东亚。这便一举解决各种问题,日本一方面通过跟随列强发动战争融入了他们之中,又可以通过战争直接掠夺别国的财富。在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的过程中,日本又跟列强不同,日本在侵略过程中大肆掠夺资源,实现了赶超了列强的速度,日本原始积累和产业革命几乎实现了无缝对接。其结果是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使得西方列强刮目相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成为世界五大海军强国之一,迈进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
日本统治集团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粉饰,把日本的武力扩张渲染成日本民族快速走向富国强兵的“光荣奋斗史”。日本在二战时发动大规模的太平洋战争,实际就是这个“光荣奋斗史”的自然延伸.二战是日本战争链条上诸多环节中的一环,是前面一场场战争的升级版延伸。如果非说这一次与以往各次有什么不同,这次是以失败为告终,以前它得了便宜大步赶上来了,宣布日本明治70年以来的扩张。
日本二战之后的70年:和平民主发展和保守派修宪企图两种力量的博弈
第二个70年是从战后算起,二战后70年日本走的是与战前截然相反的和平发展道路,同样是面临着国土狭小,资源贫乏,需要外向型发展这一基本国情。但是日本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不是靠枪炮,而是充分调动了自然条件当中优势的一面。日本充分发挥了狭长岛国,海岸线长的优势,最大限度构筑了沿海交通网,做到了资源配置、生产经营、国内外市场最佳组合,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手段,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达到了战前靠侵略战争没能达到的经济发展,开拓了全球性的市场,成为了名列前茅的世界性的经济强国。
这是否意味着日本从此已经与战前一刀两断?战后70年来,人们看到的种种客观事实证明事情并非这么简单。战后日本政坛的保守势力用他们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向外表示和平发展只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他们为了早日摆脱战败的阴影,重温大国旧梦,他们追踪了国际国内大气候不断发生的种种变化,始终在或明或暗,或强或弱,始终是暗流涌动,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右倾保守势力活动更加升级了,他们在政治、军事、外交领域接连不断抛出各种违宪行为,给周边国家不信任感,对地区安全构成了难以预测的不稳定。
凡事都有两面性。另一方面,右倾保守势力的频频挑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战后日本国内和平民主力量的遏制作用也在越来越强,战后和平民主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对违背和平民主的法案坚决反对,和平宪法的颁布实施给和平民主势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活动的舞台。
战争刚刚结束的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发生了波及全国的群众性反对修改安保条约的斗争,保守派修宪企图始终没有得逞。这些都说明了战前那种战争国策一面倒控制整个国家社会的极端伤害,已经被战后两种力量的博弈和社会政治的多元化所取代。和平民主力量对政权以及对日本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力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轻视,战后70年一方面是保守势力继续在发动战争,另一面是反对派他们利用战后和平民主空间提供的舞台,他们打破了铁板一块一面倒的局面,所以战争国策一面倒的控制国家被两种力量的博弈所取代,这是战后70年与战前的最大不同。国际形势也不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出列强争夺市场的帝国主义时代,日本国内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现在有了很明显的不同。
展望日本未来的70年:选择利人利己的发展模式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我们再以战后这70年为基点推向未来,到那时二十一世纪已经接近尾声,现在很多疑虑都将有清晰的答案。大家常说中国一句古话叫做“七十而从心所欲”。从心所欲就是看懂了究竟如何才能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发自内心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选择一条既对本国富强也对世界和平具有积极贡献的发展模式。这不仅是日本人民所期待的,也是亚洲地区和国际社会所欢迎的,历史将要证明这个选择将不可阻挡地成为一种历史的调整。不论执政者是谁,如果坚持逆流而动都将被历史正面的力量推翻。(文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