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人民网>>国际>>正文

中国海运助力全球节能减排

2015年12月06日02:48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巴黎12月5日电(记者李永群、邢雪、裴广江)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正在法国巴黎北郊布尔歇展览中心如火如荼地举行,海运议题成为大会上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中国在海运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形成综合体系,致力于成为全球行业领导者,在主动推进国内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多边和双边平台体现中国比其他大国更多的国际担当,得到了与会各方的肯定。中国代表团谈判代表、浙江海事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赵颖磊5日向中国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国际海事组织的减排讨论中达成了海运“三步走”减排路线图和制定数据收集机制,赵颖磊介绍说,“三步走”路线图是针对现有船舶如何提升能效为气候变化做出贡献所制定的,第一步是数据收集,包括船舶的油耗、公里数等等营运数据将全部收集汇总到国际海事组织,第二步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三步是形成适合行业特征的减排方案。

赵颖磊说,海运业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行业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如今从能效的角度上看,海运业是能效最高、最环保的产业之一。我国海运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是绿色发展,这既是我们大国的担当,也是我们把握未来的抓手。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海运业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快,中国既是贸易大国,也是航运大国,还是造船大国,中国在海运业有很大话语权。

为了推动中国海运业的绿色低碳可循环发展,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法律法规、标准、政策、措施上面出台了很多相关举措。

4日,交通部印发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的通知》,目标在于通过设立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控制我国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改善我国沿海和沿河区域特别是港口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为全面控制船舶大气污染奠定基础。赵颖磊介绍说,根据这一方案,从2016年1月1日开始,这些区域的港口会逐步把船舶的硫含量从现有的3.5%降到0.5%,并进一步降低到0.1%,这个提升是非常大的。硫氧化物是雾霾的主要构成物,所以管住了船舶燃油中的硫含量,就相当于对城市控制雾霾做出了贡献。

在促进节能减排转型升级方面,2013年,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布《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实施方案》,规定未到报废年限的老旧船舶报废,国家会提供一定的补贴,用这种方式来激励船公司转型升级、提升船舶能效。赵颖磊说,2014年中国报废更新的船舶是670万吨,这个力度是世界最大的。

除此之外,海运行业也为节能减排也做了大量工作,中远、中海、中外运等大公司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中远集运建立了一个船舶能耗的集中监控系统,对于每条船24小时监控,并建立一系列能耗标准,做到每个船队、每条船的每个航段都有指标,实现能耗精细化管理。海运公司还自主研发了不少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使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理念,实现海运领域的节能减排。

在这些措施的影响下,中远集运从2010年到2014年,船舶单耗下降了40%,比国家平均能效单耗提升幅度高得多。

赵颖磊说,除了在国内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中方还本着开放发展、共享的理念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由于航运业是无国界的,所以需要一个全球的安全和防污染的标准,国际海运组织就是制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

据赵颖磊介绍,中国已经连续14届连任国际海事组织的A类理事国,中国在国际海事组织中有较大话语权,也与国际海事组织形成了长期、稳定、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2011年国际海事组织在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62届会议上,通过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环境污染公约》附则六有关船舶能效规则的修正案,修正案规定,2013年1月1日后建造的400总吨及以上的所有国际航行船舶须满足新的能效标准。“这是从行业领域实现的率先突破。”海运业是全球第一个达成温室气体减排协议的行业。 赵颖磊说,在这个能效规则的制定当中,中国始终是非常积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一方面我们在技术上引导完善,另外一方面我们推动通过了我们专门关于能效规则的关于能效技术合作的转让的一个决议,这个决议对于发展中国家提升能效、履行公约有很大的效果。”

今年10月,国际海事组织在新加坡正式启动了全球能效合作伙伴的一个项目,中国是全球能效合作伙伴项目的10个参与国家之一,“我们希望通过全球能效伙伴项目、通过国际海事组织以及10个试点国家这样的网络,进一步推动我们在船舶能效、船舶节能减排网络的构建,为全球节能减排继续做出中国的贡献。”

分享到:
(责编:白宇)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