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之际,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张宏明,请他对中非关系进行深入解读。张宏明表示,从趋势上看,在未来10至20年,非洲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地区,在我国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
张宏明表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对非工作力度持续加大。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启动后,中非经贸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长足进展。目前,经贸合作已成为中非关系的基础和驱动力,并且日益紧密地融入到中国的发展战略之中,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从趋势上看,在未来10年至20年,非洲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地区,关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经济安全之大局。根据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非洲将在我国发展战略中发挥如下作用。
其一,从趋势上看,非洲作为我国战略资源、原材料来源地的重要地位还将进一步凸显;确保非洲资源的长期、稳定和有效供应,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乃至经济安全息息相关。
其二,非洲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能合作的重要区域。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总体而言,我国与非洲国家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中非在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方面互有需求,中国与非洲将相互成为产能合作的重要伙伴。
其三,非洲是我国最具潜力的商品、服务贸易和工程承包市场。中非经济互补性较强,随着非洲人口增加,经济复苏,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中产阶级的成长,我国在非洲中、高端商品市场的拓展空间相当可观。
其四,非洲是我国实施国际发展合作、提升软实力的重要区域。在中非经贸合作日趋紧密、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国际因素不断介入的新形势下,巩固中非传统友好关系,将进一步彰显我负责任大国形象。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