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之际,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张宏明,请他对中非关系进行深入解读。张宏明认为,在中国外交布局中,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积极发展与非洲关系,将夯实我国外交之基础。
张宏明表示,现阶段,中国外交虽然不宜也不可能在每个方向均衡用力,但发展中国家的“基础地位”至关重要,非洲作为21世纪正在崛起中的一支重要国际力量,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我国外交战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非政策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中国需要非洲”并非虚言,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首先,非洲在我国外交战略中发挥着支撑作用,其基础地位不容动摇。大国关系和周边外交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我国外交的传统优势在发展中国家。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树大招风”。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以来,中国外交在多个方向或层面都遇到挑战:随着美国强势重返亚太,中美碰撞不断;周边关系局部出现紧张。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外交战略的基础尚未出现松动。
非洲在我国外交战略中的排序虽然不如周边国家,但其地位特殊、作用重要。特别是当今形势下,稳固中非关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目前,世界上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占据多数,而非洲在其中所占的分量最重;稳住了非洲,这个“基础”就牢固了。事实上,非洲始终是中国外交重要的活动场所;54个非洲国家,特别是50个建交国不仅扩大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半径,而且可以强化我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主动权和影响力。进入21世纪,非洲外交虽然出现了一些新趋向,但就总体而言,与中国外交之间存在着许多契合点;是中国推动国际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可以倚重的国际力量。
其二,非洲是我国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平台,是可以依靠的国际力量。在多边外交中,非洲国家的向背至关重要,争取到非洲国家的支持,国际力量的对比就将发生有利于己的变化。原因在于,非洲大陆虽然贫弱,但国多势众,且国情类同、立场相近;特别是在非洲联盟成立后,非洲国家越来越趋向于用一个声音说话。尤为重要的是,与部分周边国家不同,中国与非洲国家没有历史恩怨或遗留问题,现阶段也不存在直接的利害冲突。此外,中国与非洲同属发展中国家,加之相同或相近的不幸遭遇,使得双方在许多国际问题上有共同语言,彼此容易协调立场;中非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互有所需,双方都有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的愿望,这也是中国在各大国与非洲关系中的优势所在。
张宏明认为,在国际多边舞台的博弈中,非洲国家是一支值得中国信赖、依靠并且相对稳定的国际力量。中国不仅在国际事务中有借助非洲国家支持的实际需求,而且非洲国家往往在中国需要和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中国在台湾、西藏、人权、联合国改革等诸多问题上都得到了多数非洲国家的有力支持。因此,继续加强中非在国际事务中的团结与合作,对中国拓展多边舞台的空间至关重要。”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