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讯 以“国家安全与航天装备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海鹰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安全战略研究中心和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联合举办,200多名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的专家学者与会,共同探讨在当前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我国航天装备的未来发展。
围绕“我国国家安全战略形势与‘一带一路’布局”和“国际先进武器装备的现状、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两个议题,8位行业专家分别发表了看法。
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陈英硕主任
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陈英硕主任在题为《世界先进导弹武器发展》的报告中,将世界战略局势及武器发展归纳为: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注重网络化中远程打击武器;俄罗斯东西并举,强调战略和战术威慑武器发展;欧洲形势日趋复杂,各国导弹武器呈多样化发展。
军事科学院姜春良研究员
军事科学院姜春良研究员在题为《国际战略形势与中国军事战略》的报告中,引用了丰富的现实案例,深入解读了国际战略形势。他指出,谎言和滥用武力使美国的政治信誉面临挑战,战略地位有所下降;但是科学技术的优势仍在美国一方,中国科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俄罗斯的战略特点则可归纳为强大的军队与先进的武器装备。姜少将特别指出,中国军事战略进行了多次转变,但积极防御的核心思想没有变,人民军队依靠人民赢得战争的核心思想没有变。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一带一路研究所黄日涵执行所长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一带一路研究所黄日涵执行所长在题为《“一带一路”建设与利益边疆下的国家安全》的报告中,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介绍了“一带一路”的新思路与新格局以及“一带一路”国家利益延伸引发的国家安全思考。从国家安全方面考虑,他提出应关注“一带一路”投资沿线的政治风险、公民安全风险、投资与大国关系的影响、地区局势的影响以及恐怖主义等。
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蒋琪高级工程师、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副主任涂震飚等专家学者分别就各自关心的问题发表了看法。
主办方指出,希望能够通过海鹰论坛这一交流平台集思广益,以前瞻性思维、宽广的视野、多层次的视角,分析我国周边军情动态及世界先进武器装备的现状、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对新形势下的航天装备发展提出建议,为实现“航天梦”、“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