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人民网>>国际>>正文

低碳转型是我国保障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必需

文佳筠

2015年11月28日09:55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过去二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 中国的碳排放快速增加,在2007年中国碳排放超过美国,目前中国碳排放超过美国和欧盟的总和。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因此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强大的国际舆论攻势下, 我国一些国际关系学者和民众形成了一个误区:认为气候变化是西方国家制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阴谋, 所谓低碳转型不过是应对之词。 这种看法过多强调了国际地缘政治中利益争夺的因素, 而忽视了中国资源有限,高碳模式难以为继的现实。

近年来,雾霾的严重凸显了我国环境容量的有限,中国已经到了“已污染,该治理”的阶段。中国至今仍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国, 地大物“薄”,人均化石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不但远远低于美国,也远低于全球人均。

连主流叙述中所谓储量丰富的煤炭也不例外。人均煤储量为世界人均一半左右,而目前中国煤炭消费已占全球煤炭消费的50%以上。一份研究表明, 全球煤炭持续供应能力约为230年(现有可开发储量除以现有年消费量),而中国仅为81年。如果中国煤炭消费继续像2002-2012年期间那样以每年7-8%的高速增长,可持续供应能力将不到40年。 所以,哪怕没有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中国为了保障能源供应,也需要比全球平均更早从化石能源转型。 所幸的是,中国2013和2014年的煤炭消费出现了企稳的倾向。

气候变化首先影响最大的产业是农业。 中国以不到全球9% 的耕地要养活全球约20%的人口,气候变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据估算,1988-2004年间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平均约占GDP的2%。2001年,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水旱灾害,政府宣布今后十年内投资四万亿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各国按照气候变化导致粮食不安全的可能性分为5级。美欧日都是最安全的的第1级;中国是第4级,意味着气候变化导致粮食不安全的可能性“高”,而印度是第5级,意味着气候变化导致粮食不安全的可能性“非常高”。这种气候变化导致的农业安全和粮食危机将直接危机千百万人的生活安全和生命安危,而且中印这样的发展中大国首当其冲。

所以,低碳转型是我国保障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长治久安之计。关于气候变化问题,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2月接见美国国务卿克里时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这方面,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采取了许多措施,今后我们还会这样做。这不是外交场合的客套话, 而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大实话。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一系列低碳转型的相关目标: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主动控制碳排放,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等等。要实现这一系列转型不能只靠行政命令,而需要多方面政策配合:文化重建反思高碳模式,真正提升民众环保意识 ; 环境保护税法真正实现污染者付费, 内部化环境成本;减少对高排放高污染的化石能源补贴;推动绿色金融;合理制订环保标准,环保执法常态化/规范化而不是运动式执法,等等。

实现低碳转型、寻求绿色可持续发展,既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也是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十三五"规划建议》将"绿色发展"写入其中,成为五大理念之一,"生态文明"首次列入十大目标,"美丽中国"首次写入规划,生态环保被赋予了空前的重要性。习近平主席将要亲自出席即将召开的气候变化气候大会。中国在国内低碳转型的积极作为,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制的话语权。(文佳筠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分享到:
(责编:刘洁妍、肖红)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