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讯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于11月20-22日在三亚召开,300多企业家和政商学界代表参会。11月21日下午,本届论坛举行了以“旅游全球化与‘一带一路’”为议题的平行论坛,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企业的角色和旅游强国梦的实现,并围绕“一带一路”宏伟构想深入交流中国旅游企业走出去的战略。
复星集团副总裁兼复兴旅游及商业集团总裁、中国动力基金联席总裁钱建农、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王辉耀、中国港中旅集团(香港中旅集团)副总经理、香港中旅国际投资公司执行董事、常务副总经理许慕韩、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张凌云、法国地中海俱乐部首席执行官Henri Giscard D’Estaing出席论坛并发言。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陈文杰,主持论坛。
复星集团副总裁兼复兴旅游及商业集团总裁、中国动力基金联席总裁钱建农表示,复星近几年加大了走出去的力度,收购了欧洲最大的旅游度假企业地中海俱乐部,投资了全球最古老、也是欧洲最大的旅行社之一英国托马斯酷德,还投资了国内外、包括印度等地的旅行社。“一带一路”不只是建一些铁路、公路、航线,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旅游会在这些交流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国出境游蓬勃发展,国内旅游增长也非常迅速,但产品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旅游消费市场发生的变化,也不能满足“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旅游机会。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寻找更多的旅游设施和目的地做投资,同时投资旅游相关产业,这将会促进“一带一路”未来的战略实施和沿线国家的民间交往、经济交往。旅游的全球化和“一带一路”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复星集团希望把好的产品带给中国消费者,也希望通过对全球旅游资源的投资、收购、整合,实现全球旅游产业格局的重构,扮演全球产业整合者的重要角色。
中国港中旅集团(香港中旅集团)副总经理、香港中旅国际投资公司执行董事、常务副总经理许慕韩表示,港中旅目前是央企中最大的旅游集团,很早就开始走出去,在海外成立旅行社,最早是以入境为主。随着中国经济的提升,出境游增多,企业随之向外扩张,收购海外的酒店等基础设施,以满足中国人日益发展的走出去旅游的需求。走出去收购海外项目很艰辛,面对很多竞争对手,甚至有时会受到没有海外项目经验的质疑。企业需要做出很多努力,获得对方管理层的认可,才能实现成功收购。企业海外投资必须注意文化差异,不能简单复制国内的成功经验。港中旅希望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能够为走出去的中国游客服务,也希望改变世界旅游格局,包括中国旅游设施的格局。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要寻找自己的商机,港中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思考:第一,战略上加快与“一带一路”有关的收购、布局硬件设施的投资建设工作;第二,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地区签订了一些政府层面的的协议,通过共同努力促进双方的旅游和交流。总的来说就是要在政府的指导下,从软的方面、硬的方面结合市场来做,在文化的连接中发挥“一带一路”政策的优势,在全球化中为走出去做出努力。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表示,中国的开放从旅游开始,未来中国走出去,不光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也是中国人走出去。2014年中国对外旅游花费1600多亿美元,超过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额。中国真正的全球化是中国人的全球化,到世界各地投资、留学、旅游。旅游对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交往有非常大的作用,港中旅、复星集团在这方面做了中国旅游全球化的先驱。在未来中国全球化、中国企业全球化中,相当一部分是中国旅游企业的全球化,这是一个双赢,既能给中国带来利润、收益,又能让中国人出去开眼界、到当地去旅游,为当地带来生意合作,是非常好的交流。“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综合复杂的工程,如果能够从旅游开始,最省事、也最没有抵触的。旅游不仅带动了经济效益,而且带动了民间外交。中国未来最大的软实力是旅游,中国的旅游者带着很好的形象、礼貌、消费走出去,会成为非常好的民间使者,提升中国的全球化形象。
法国地中海俱乐部首席执行官Henri Giscard D’Estaing表示,复星集团收购地中海俱乐部,是公司管理层要做的、也是员工所期待的,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地中海是唯一的国际旅游度假企业,也是中国走出海外第一家旅游集团企业,复星集团在过去六年中一直是董事会的控股方。现在我们迈入新的一步,因为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增速是全球最快的。这个增长是伴随着市场变化应运而生的,包括人们的日益富裕所产生的旅游需求。同时市场也在不断演变:中国游客最开始追求一次去尽可能多的地方,旅行社也会提供相应安排,但是现在已经发生变化。很多成熟的、有经验的游客,需要的是和家人有足够时间享受休闲、文化的体验。中国是地中海俱乐部的最大市场,中国市场的变化需要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对企业是新的机会。旅游者的情感需求和体验非常重要,需要好的硬件和软件,企业要寻找、培养合适的人才和资源,进行好的协调与管理。企业愿意与政府、大学合作开展旅游人才的培训和教育,从而为旅游业的全球化做出贡献。
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张凌云表示,中国旅游业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从发展阶段来讲,几十年时间走了西方国家1841年到现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从入境游开始做起,最初是作为民间外交、作为外事的补充,主要以赚取外汇为主。中国是旅游资源大国,是一个旅游产业大国,也是一个旅游消费大国,需求不可遏制。现在政府提出从供给方来进行管理,旅游企业面临宝贵的机会,要跟着需求走,提升供给能力。随着游客走出去,中国旅游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都应该配套融入到国际分工的大循环里面去,甚至从渠道到目的地进行资源掌控。从发展区域上来比较,中国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是非常强的。企业要做大做强,应该通过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要熟悉规则,走出去、走进去,最后走上去,走入国外主流,一起共同参与商业游戏规则的制订。随着国外顶尖企业的进入,对中国企业来讲也是一个学习过程,要学习、消化西方好的管理经验,同时熟悉并满足中国游客的需求,这也是做大做强的战略。旅游是一种和平的力量,是一个永远不会枯竭的需求市场,为满足这种需求而产生的产业集群,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集群。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围绕“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的历史 新的舞台”这一主题,举行了六场全体大会和十场平行论坛,针对目前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呈现一场思想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