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人民网>>国际>>正文

中国裁军大使傅聪促日正视历史问题

2015年11月03日09:37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联合国11月2日电(记者殷淼 李秉新 李晓宏)在今年联大一委会议期间,日本在其主提的核裁军决议草案中加入了广岛、长崎核爆炸70周年和邀请各国领导人和青年访问上述两城市等内容。纵观日本近来在历史问题上的一系列消极举动,日方上述做法明显是公器私用,实质是借核裁军和人道主义之名裹挟国际社会,假扮受害者,掩盖和歪曲历史。11月2日,中国裁军大使傅聪在联大一委发表讲话,阐述了中国在历史问题上的严正立场,促日正视历史,改弦更张。

傅聪大使表示,广岛、长崎核爆炸是历史悲剧,我们对广岛、长崎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但我们认为,在相关决议中孤立地突出这段历史,是很不合适的。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理解一些国家的人道主义关切。但是,我们不希望这个问题被个别国家利用,成为其歪曲历史的工具。

傅大使指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在这特殊的历史时刻,如何正确看待历史,是事关要不要维护二战胜利成果的重大问题,理应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就此,我想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厘清因果关系。广岛、长崎的惨剧是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直接结果,罪魁祸首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不清楚这一点,就搞不清谁是真正的加害者,谁是真正的受害者。

二是不应该断章取义。历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孤立地看待具体历史事件,就会扭曲历史的真相。七十年前的那场战争,日本侵略者在中国造成的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人,其中很大部分是日本违反国际法和国际人道主义法大规模使用生物和化学武器的受害者,他们遭受的苦难绝不亚于核爆炸受害者。聚焦于广岛、长崎核爆炸,避而不谈战争给其他国家带来的深重苦难,是对上亿二战受害者的侮辱,也是对国际人道主义事业的严重损害。

三是不能选择性失忆。日本念念不忘要求国际社会牢记广岛、长崎遭受核攻击的历史。但是,面对铁证如山的南京大屠杀惨剧,日本至今仍不肯承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纳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后,日方竟指责中方将历史问题政治化,甚至威胁停止向教科文组织缴纳会费。日本还竭力掩盖慰安妇问题真相,阻挠教科文组织将此纳入世界记忆名录。日本领导人说,希望中国人民不要聚焦于不幸的历史。日本为何要聚焦于广岛、长崎这段不幸的历史呢?这是彻头彻尾的虚伪和双重标准。

四是不能颠倒黑白。前不久,中国政府隆重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作为日本侵略的受害国,中国举办这一活动完全是光明正大、无可指责的。但是,日本政府却无端指责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参加这一活动。同时,作为加害国的日本,却一再要求在联合国的决议和其他文件中写入邀请各国领导人和青年访问广岛、长崎的内容。这是什么样的心态?

五是应有正确的衡量标准。德国领导人曾不止一次在纳粹大屠杀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为德国人民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然而,日本领导人至今仍在参拜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领导人还说,百分之八十的日本国民是战后出生的,所以不应再为历史道歉。这是什么逻辑?

六是要警惕历史重演。在全世界都在反思二战历史的时候,日本在干什么呢?日本领导人发表的谈话,用大量篇幅解释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但却丝毫没有表示悔罪之意。同时,日本政府却不遗余力地推动制定违背和平宪法的新安保法,为自卫队境外动武铺平道路。在大谈核裁军和人道主义的同时,日本不仅还享受核保护伞,还在大量囤积远超其合法需要的武器级核材料。这到底是积极的和平主义还是复活的军国主义?

傅聪大使强调指出,中国一贯主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铭记历史,是为了避免战争的惨剧重演,而不是为了延续仇恨。我们理解日本人民渴望得到周边国家人民的谅解。但是,这完全取决于日本对历史的态度,而不是国际社会遗忘的速度。原谅必须以真相为基础,掩盖、歪曲历史,假扮受害者,不是正确的出路。一个没有勇气面对自己历史的国家,不可能承担起更大的国际责任。 

分享到:
(责编:邵琦(实习生)、杨牧)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