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9月11日讯 《欧洲蓝皮书:欧洲发展报告(2014-2015)》11日在京发布。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专家团队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皮书在分析2014年欧洲经济时指出,当年欧洲经济结构改革初见成效,经济在分化中前进。
具体来说,表现为三个特点:一是非欧元区的增长高于欧元区增长。相对于欧元区经济整体低迷的状况,欧盟的非欧元区成员国则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以英国、波兰和匈牙利为代表。
二是欧元区接受救助的重债国增长率高于没有接受救助的重债国。2014年是欧洲结构改革初见成效的一年。接受救助的4个重债国——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的结构改革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并带动了经济增长。而没有接受救助的两个欧元区重债国——意大利和法国,进行了自我软约束,改革进展缓慢,经济表现不佳,拖了欧洲经济增长后腿。
三是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增长发动机受到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的拖累。欧盟市场是德国出口的主要市场,占德国出口的60%。欧盟市场的整体低迷,不仅拖累了德国经济增长,而且冲击了德国企业的投资信心。换句话说,德国虽然在欧债危机中处于强势地位,但也未能独善其身。
专家发现,由于欧元区有陷入通缩的危险,欧央行开始计划实施欧版量化宽松政策,以理顺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促进私人投资,并摆脱欧元区可能出现的滞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