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国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铭记历史 增进中美友谊与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来自美国的陈纳德将军领导美国志愿航空部队“飞虎队”投入到中缅印战区,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如今,在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有一座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博物馆馆长希望这一博物馆能帮助人们铭记历史,增进中美友谊与理解。
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门罗市是飞虎将军陈纳德结束军旅生涯后的居住地。2000年,陈纳德的女儿在门罗的塞尔曼航空学校旧址创建了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塞尔曼航空学校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最大的航空学校,共培训了约1.5万名飞行员。
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内,最大的展厅以陈纳德的回忆录《战士之路》命名,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形式重点介绍了陈纳德1941年组建的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投身中国战场的历史。展厅门口,仿真版陈纳德身穿军服,模仿陈纳德低沉的声音向游客介绍展厅。“这些展览讲述的不仅是我的故事,也是英勇的中美两国人民共同击败日军的故事。我们像兄弟一样一起战斗,结下了一生的友谊。我非常真诚地希望‘飞虎队’的标志能一直飘扬在空中,‘飞虎队’可以作为中美两国伟大人民共同合作实现和平目标的象征而被中美两国人民铭记。”
陈纳德领导的“飞虎队”曾为中国的抗日战争立下显赫战功。截至抗战结束,“飞虎队”为中国战场运送了80万吨战备物资和3万余人,共击落敌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敌商船、44艘军舰。
93岁的“飞虎队”成员理查德·谢尔曼和92岁的中缅印“驼峰航线”飞行员协会主席杰伊·温雅德都曾是陈纳德的老部下,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们仍经常来到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向游客讲述当年的故事。
谢尔曼告诉记者,他曾是B-25轰炸机的投弹手,他所在的中队基地当年设在中国桂林,主要执行低空扫射和轰炸任务,以摧毁日军船只和地面目标。在中国战斗的13个月里,他共执行了52次飞行任务。最难忘的是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谢尔曼的轰炸机左引擎被日军击中,由于飞机距离地面太近,机组人员紧急磋商后决定放弃跳伞而采用迫降的方式将轰炸机停在了一片滩涂上,迫降后谢尔曼才发现正因为没有跳伞,他们才幸运地与死神擦肩而过。“飞机迫降后,我们在检查降落伞时才发现,为了偷吃降落伞里的巧克力等救生食品,老鼠已经把降落伞咬出了很多洞,我很高兴我们之前没有采取跳伞的方式逃生。”
当地老百姓找到了他们,并开始了既紧张又奢侈的转移行动。谢尔曼说,紧张是为了躲避日军的搜索,有一次他感觉跟日军几乎是擦肩而过了。而奢侈则是因为几乎每到一地,当地的乡绅们倾巢而出、竭尽所能给他们奉上最高级的宴请。“一般来说,仅仅因为我们的援助行为而接受宴请似乎不太可能,但中国军民经常宴请我们。我记得第一次宴请的餐桌上摆着一块超大的肉,我知道那是海鲜,但不知道用英语怎么说,后来翻译告诉我那是章鱼。它味道很棒,。”
战争年代的中国美食也令“驼峰航线”的飞行员温雅德咀嚼至今。“驼峰航线”是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到中国云南的空中战略补给线,被称为当时世界上最艰险的航线,而温雅德就有着驾驶C-46型运输机在“驼峰航线”飞行87个来回的传奇经历。他告诉记者,当年他驻扎在印度阿萨姆邦,那里的伙食非常糟糕还不新鲜,因此每次执行任务飞到中国的基地后,他就乘着地勤人员给飞机加油的时间跑到食堂去吃一顿好吃的,其实就是几个煎鸡蛋。
当然,相比糟糕的印度饭,青藏高原危险的气候状况和飞行条件更是挑战着机组人员的神经。温雅德告诉记者,他有1314名战友在飞越“驼峰航线”时英勇捐躯。“我得知我室友阵亡的唯一方式就是有一次有人进来取走了他的个人物品,这是当时表明你战友可能失踪的唯一暗示,但你不能确定他是阵亡了还是失踪了,因为基地从来不会公布伤亡情况。”
但是,温雅德和谢尔曼都表示,如果时光倒流,他们还是会做同样的事——加入“飞虎队”,帮助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陈纳德将军的外孙女、现任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馆长尼尔·陈纳德·卡洛韦告诉记者,她相信陈纳德将军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卡洛韦说,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她来说,更重要的胜利纪念日就是日本投降的纪念日8月15日,那一天是中美两国人民最团结的时刻。而对于近年来日本政坛否认二战历史的做法,卡洛韦和温雅德都表达了不满。“我不理解为什么日本政客要去参拜靖国神社里的战犯,我不参与政治,但我的观点是应该告诉大家真实的历史。”
“人生如此匆忙,转瞬即逝,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成功。历史并不是真的这般美丽,历史是悲伤的,我认为尊重历史非常重要。如果你不了解你的历史,你就不会心存感恩之心得以前行。”
温雅德告诉记者,与日本不同,中国的教育工作做得很好,几乎人人都知道二战真实的历史。他每次回到中国,都能感受到中国民众带给他的和当年一样的最大尊重和感激。他已经受邀访问中国5次,今年9月他还将受邀参加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飞虎队”的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但在美国并不广为人知。陈纳德将军的外孙女博物馆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通过讲述“飞虎队”的故事来加深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与理解。“博物馆最重要的使命是加深中美两国的理解,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加深中美两国人民的理解,中美两国在未来应该能更好地展开合作,去改善对历史的认识,而不是放大问题。我真觉得有时候美国政府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一点,所以我觉得应该通过博物馆来加强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人之间的理解,这点很重要。”
卡洛韦透露说,她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在门罗创建一个致力于研究美中问题的中国陈纳德学院,以建设中美关系更美好的未来。(张旭、吕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