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华盛顿7月28日电 (记者 温宪)来自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消息,2015年7月21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朱海权致函《纽约时报》评论版主编,阐明中方关于南海问题的原则立场,并对该报有关社论中的错误言论予以批驳。有关信函刊登于7月28日《纽约时报》评论版。主要内容如下:
《纽约时报》17日有关菲律宾提起南海仲裁案的社论观点是不公正的。
中国一直在南海问题上保持极大克制,中方不是首先在南海进行填海造地的国家。南海现状早已被菲律宾等其他一些声索国打破,它们在中国拥有主权的岛礁上修建了各种设施,包括军事设施。
中方呼吁南海有关各方“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事实上在2005年,中国、菲律宾、越南三国曾在南海部分海域开展过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如果不是菲方后来改变想法,这将成为南海合作的良好先例。
中国一贯坚持与南海争议当事方通过直接对话协商解决问题。这种方式更为有效和可行。中国和菲律宾以前曾进行过这样的对话,但菲方在2012年单方面中止了两国间的对话。中方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同时,中方与东盟国家就制定“南海行为准则”保持磋商与对话,致力于在争议最终解决前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未赋予任何一国将其专属经济区延伸至别国主权领土范围内的权利。中方认为仲裁庭对菲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不具有管辖权,同时根据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时提交的排除性声明,中方有权不接受强制性第三方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