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联合国7月20日电 (李晓宏 李秉新 殷淼)当地时间20日上午,联合安理会15个国家一致通过决议,核可7月14日由中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英国、美国六国与伊朗在维也纳达成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伊核问题历经十余年波折,终于取得政治解决的成果。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在安理会通过伊朗核问题决议后的解释性发言中表示,该全面协议的达成,维护了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伊朗方面作出了不发展核武器的政治承诺。同时,该协议给予伊方和平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伊与各方的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刘结一指出,达成该全面协议给当代国际关系带来深远启示。一是建立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强大生命力。伊核问题涉及各方切身利益甚至是核心利益。如果没有多赢、共赢精神,全面协议难以达成,达成了也难以持久。二是必须坚持政治解决重大问题的大方向。不管过程多么艰难,政治解决始终是唯一现实可行的途径。全面协议也为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处理其他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创造了成功范例。三是只要在政治解决的进程中保持信心,体现政治意愿,不懈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安理会通过决议核可全面协议,是执行协议迈出的重要一步,开了一个好头。”刘结一强调,未来十年落实协议更为重要。为此,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平衡、准确、全面落实安理会决议和全面协议,各方要切实履行各自做出的承诺,把协议的各项规定真正落到实处;二是根据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妥善解决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分歧,展现诚意,把握落实全面协议的大方向。三是不断总结执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有益做法,维护相关机制的有效性,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地区稳定、改善各方关系发挥正能量。
刘结一表示,中国始终以建设性姿态推动伊核谈判取得成果,将继续以负责任的态度,为全面协议的落实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