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6月26日电(记者 俞懿春)据《曼谷邮报》6月26日报道,来自泰国皇家海军潜艇采购委员会的消息源透露,该委员会通过了购买3艘中国产潜艇的决定,采购预算为每艘120亿泰铢(1泰铢约合0.184元人民币)。预计该采购决定将于下月提交至泰国内阁,以获得最终通过。日本《外交官》杂志网站6月26日刊登的分析文章称,今年是中泰建交40周年,如果交易进展顺利,将进一步推动中泰关系向前发展。
据悉,潜艇采购委员会由17名成员组成,在25日召开的委员会会议中,大部分成员投票赞成购买中国产潜艇,认为其“物有所值”,少数成员支持德国产潜艇或韩国产潜艇。《曼谷邮报》引述潜艇采购委员会的消息源称,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胜出,是因为中国制造的潜艇将配备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先进的技术,在水下连续作业的时间也更长。
据了解,泰国在1938年至1951年期间曾拥有4艘日本产潜艇,但是随着1951年这些潜艇退役,泰国皇家海军步入无潜艇历史。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泰国皇家海军一直在努力获得自己的潜艇,但是与韩国和德国等生产商的潜艇交易最终都以搁浅告终。去年5月22日泰国发生军事政变之后,泰国皇家海军重启潜艇采购项目。泰国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巴威对此表示支持,他提到现在领土威胁正在上升,海事任务也在增多,同时许多邻国也在部署自己的潜艇。
《曼谷邮报》25日报道引述巴威对海军的讲话称,如果泰国不能在军政府掌权时购买潜水艇,“就再也没有机会获得他们(潜艇)了”。巴威此前曾表示,一旦潜艇采购委员会做出最终决定,他就将把这一决定递交到内阁。
泰国总理巴育曾表示,考虑到总计360亿泰铢的预算十分庞大,皇家海军必须对采购项目进行充分研究,要有能力回答民众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泰国政府此前向皇家海军提供了2亿泰铢资金,用以分析潜艇采购可行性和搜集采购项目的信息。潜艇采购委员会成员访问了6个有兴趣为泰国制造潜艇的国家,包括中国、韩国、俄罗斯、法国、德国和瑞典。
《外交官》杂志网的分析文章指出,如果该潜艇购买交易最终尘埃落定,将为泰中两国在其他国防领域的合作创造可能性,但是泰国过往的潜艇购买经历也提醒人们要谨慎看待现在取得的进展。内部分歧、政治稳定性和成本考虑,都可能让交易变得复杂化,最终无法按计划进行。此外,泰国海军司令盖颂·参素瓦尼在今年早些时候也表示,即使政府今天通过了潜艇购买计划,建造潜艇和派遣人员接受培训将耗费一年或更多的时间,这意味着必须要等上5年或6年,这些潜艇才能真正在泰国开始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