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人民网>>国际>>正文

记者手记:6月16日去索韦托看海克特·彼特森

人民网驻南非记者 张洁娴

2015年06月16日01:26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6月16日是南非的“青年节”,也是全国公众假期。或许并非每个人都知晓其背后的故事,但大多数人应该都看过那张撼动全球的黑白照片——中枪后奄奄一息的男孩被一名年纪稍长的同学抱在怀里、沿路奔跑求救,一旁是他哭喊求援的姐姐,身后是数百名同样参加游行的学生。在当时快门被按动后,又有数以百计的孩子倒在枪口下,这张照片也因而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老照片”之一。

1976年6月16日,南非黑人城镇索韦托的数百名学生发起游行,抗议当时南非政府的强制性布尔语教学。Sam Nzima 摄

事件要追溯到1976年的索韦托起义,照片中的男孩即海克特·彼特森(Hector Pieterson),他在中枪身亡时年仅13岁。为抗议当时的白人政府强制全国学生学习殖民者带入的布尔语(Afrikaans),索韦托在校学生发起游行,过程遭遇警察开枪镇压。而原本的学生抗议,也因而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并蔓延至这个国家的多个地区,对推进民主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4年南非进行首次民主选举后,事件发生的这一天被宣布为“青年节”(Youth Day)。2002年,海克特·彼特森纪念馆(Hector Pieterson Museum)于索韦托落成,距离他中枪的位置仅数百米。

我在去年初访索韦托时曾路过这里,只在外面匆匆拍下了一些照片,半年后又回到此地,不紧不慢地逛了这座纪念馆,才算对这段往事有了一些真切的认知和体会。

南非海克特·彼特森纪念馆(Hector Pieterson Museum) 人民网 张洁娴 摄

纪念馆的主线由数十位亲历者的口述实录串成,角落里的小录音机、黑白电视循环播放着留存的音频和影像,同时陈设了当时遗留的零星物件,墙上悬挂着多张巨幅的现场黑白照片。木质的地板和阶梯,让人每踏一步都备感沉重。

沿着馆内的路线,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一条条音频地读、看、听。当时幸免于难的孩子、痛失儿女的家长、亲历现场的目击者,用他们的记忆和讲述拼凑出这段历史的面貌。馆内不允许拍照摄像,访客也甚少交谈,安静得只能听见脚步声,仿佛不走心的记录和妄加揣测的只言片语都是对这段往事的亵渎,而唯有聆听和感受才是对孩子们最大的尊重。

时年13岁的彼特森,并没有做好“牺牲”的准备,或可能没有一点英勇就义的情结,却在本应稀松平常的一天,成为南非青少年对抗种族隔离的一位标志性人物。

而彼特森只是众多遇害孩子中的第一个。在纪念馆的天井,放置着数百块石头,上面刻着每一名孩子的名字和他们离开的日子。有些石块上写着“Unknown”(佚名),工作人员说每一个“Unknown”都代表着一具无法辨认身份的尸首、一个无家可归的灵魂。

整座纪念馆内有明有暗、光影交错,而天井的阳光却分外充足。大概是建筑师别有用心的设计,让受难的孩子们能够终于在此享受到光明。

南非海克特·彼特森纪念馆(Hector Pieterson Museum)内一景 人民网 张洁娴 摄

在纪念馆内逛着,一直压抑着记录的冲动,期间还是忍不住拍下了一张照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外是今日宁静平和的索韦托,而一墙之隔的纪念馆内,还存放着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当时还有一个场景在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在馆内的一台小型电视机前,互不相识的一名黑人女子和一名白人女子同时驻足,观看着种族隔离时期的白人生活影像。视频播放完了,她们都不发一语,没有眼神交流,也没有过多的表情,又各自朝前走去。

也许正是因为语言无法描述巨大的伤痛,任何的赘述都显得苍白无力。而清晰记得的一句话是“Soweto is everywhere.”(索韦托无处不在。)同行的南非友人说,这座纪念馆除了是讲述、是纪念,也是一种“疗愈”。

种族隔离时期留下的巨大阴影,不可能在1994年便瞬间烟消云散。20多年来,无论是南非政府、民间都在通过各种方式“补偿”、“申诉”,过程中不免矫枉过正、偏激失控,却也从未停止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路漫漫其修远兮,而能够确定的是,青年群体依然是这片土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在每年的这一天里,南非都会把目光投向青年一代,关注他们的生存发展及需求,在他们挣脱外界束缚争得“自由”后,继续帮助他们逐渐求得自身的“独立”。

一名当地人在海克特·彼特森纪念碑(Hector Pieterson Monument)前讲述索韦托起义的历史。 人民网 张洁娴 摄

分享到:
(责编:王吉全)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