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人民网>>国际>>正文

“蓝线”雷场党旗红

—中国第十三批赴黎维和官兵雷场风采录

2015年05月15日05:43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贝鲁特5月14日电 (记者宦翔 柴印)“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5月14日15时,黎以边境一处扫雷任务点上,第十三批赴黎巴嫩维和工兵分队扫雷连4名新党员向党旗庄严宣誓,在他们身后,44名老党员也举起了右臂,重温入党誓词,“蓝线”雷场工作的最后一天,官兵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雷场告别。

8个月的漫漫征程,200多天的生死考验,官兵们交出了开辟3条安全通道,重建18条安全通道的满意成绩,党员骨干们在雷场上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使党旗在“蓝线”雷场愈发鲜艳。

去年9月,联黎司令部计划在“蓝线”B74B作业点开辟安全通道。这个点位毗邻戈兰高地,气候变化无常,地势险峻,且布雷时间长,雷场移位普遍,不少地雷甚至裸露在地表,引信处于失稳状态,作业风险极大,联黎部队的其他扫雷队均拒绝接受这项任务。10月21日,在中国维和工兵分队通过联合国扫雷资质认证考核后的第3天,联黎司令部将这块“硬骨头”交给了中国扫雷队。

“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共产党员请站出来!”面对这项艰巨任务,扫雷连连长张波决定成立“党员突击队”。

“报告,我是党员,我先上!”张波话音刚落,40多名党员齐刷刷地向前迈出一步。最终,10名老党员组成的“党员突击队”承担了这个点位的作业任务。

由于作业区土质坚硬、坡度较大,对官兵的体能消耗极大,为保证作业进度,消除因体力消耗过大引起的安全隐患,党员突击队采取轮班作业、交替并进的方式,每天在雷场上作业10个小时,仅用42天便完成了这个点位的通道开辟任务,作业速度令同行惊叹。不仅如此,官兵的作业质量也得到了联合国地雷行动小组的充分肯定:连续4次以接近满分的成绩通过现场质量监督认证。

“越到紧要关头,共产党员越要勇于担当!”有着20多年党龄的分队队长唐兵时常这样勉励官兵。

去年7月,三名柬埔寨扫雷人员在黎以边境中段鲁迈什地区维护界桩时,被冲入通道内的地雷(后证实,属通道边缘的深埋地雷)严重炸伤,通道重建工作因此停止。今年1月,黎以边境再次交火,伤亡人数不断增加,1月28日,一名西班牙维和士兵被以色列炮火击中身亡,一时间,各国维和部队均停止了“蓝线”作业。

面对边境地区的复杂形势,官兵们没有退缩,扫雷连党支部向分队递交了“请战书”,要求继续在“蓝线”作业。3月初,联黎司令部将去年发生事故的“蓝线”鲁迈什地区14条安全通道重建任务交给中国扫雷队。这一地区的安全通道大多于6年前开辟,如今通道内外杂草丛生,安全围栏损毁严重,大多数安全通道是顺斜坡面开设,通道外的地雷有可能被冲刷至通道内,而且常有毒蛇出没,时刻威胁官兵的生命安全。

“党旗永远矗立在最危险的地段!”执行过5次维和任务的扫雷组长李海兵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4月28日下午14时,一辆以色列装甲巡逻车在“蓝线”技术围栏附近突然停下来,将炮口对准2名在以军技术围栏附近放羊的黎巴嫩人,此时,6名扫雷作业手正在距离以军装甲车不到100米的通道内作业,一旦以军开火,官兵势必遭到误伤。发现这个险情后,李海兵果断启动应急预案,命令所有操作手就地隐蔽。与此同时,他用对讲机向担任护卫的加纳维和营请求装甲车支援,并组织人员警戒,掩护战友们迅速撤离通道,直到所有人都安全登上装甲车,他才最后一个撤离现场。

“我是党员,也是组长,紧要关头必须站出来!”李海兵说,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无论如何也要把战友们安全带回营区。事后,联黎司令部作战工程处在讲评会上专门提到:“中国军人沉着冷静,非常勇敢,中国扫雷队值得信赖。”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这样的旗帜在黎以边境的维和一线会不断发展壮大。即将告别雷场的党员们坚信,接替他们的战友们会将这面旗帜牢牢的竖立在“蓝线”雷场,用实际行动为军旗、党旗添彩。

联系本文记者

宦翔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责编:耿聪)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