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4月27日讯 据德、法媒体报道,一战期间,澳大利亚华裔狙击手沈比利在加里波利战役中击毙超过200名奥斯曼士兵,赢得了“加里波利刺客”及“杀手”的称号。
报道说,拥有华裔血统的沈比利(Billy Sing)是数千名没有欧洲背景却加入澳大利亚“帝国军”的士兵之一,其中部分人甚至不顾法律的明文禁止,隐瞒身份参军。沈比利生于1886年,他的出生地是距离悉尼北部1600公里的一个小镇。其胞妹的孙子史密斯(Don Smith)对法新社表示:“他为了所有人走上前线,和其他上战场的士兵一样,使我们能过上今天的生活。”
根据澳大利亚1909年颁布的《国防法》,“所有非纯正欧洲血统或欧洲后裔者”不得参军。但部分澳大利亚土著等少数族裔依旧申请入伍,尽管被拒绝多次仍不放弃。1917年,招募新兵变得愈发困难,军方于是下令放松限制,只要父母其中一人拥有欧洲血统便可参军。
澳大利亚“帝国军”在欧洲的活动始于1915年4月25日,澳大利亚与英国、法国和新西兰军队登陆加里波利半岛(今为土耳其的一部分)。长达八个月的加里波利之战最终演变为惨烈战役。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的“纽澳军团”共计有6万人参战,其中11500人阵亡。
当年在西方战线服役的沈比利全名为威廉·爱德华·沈(William Edward Sing)。他的父亲沈约翰(John Sing)出生于上海,母亲玛丽安(Mary Ann Pugh)则来自英格兰。沈比利成长于澳大利亚昆士兰的小镇,精通骑术和捕猎袋鼠,更是一名神枪手。他在1914年10月入伍时年龄为28岁,在地方上已经因为精湛的射击技术而闻名。研究学者相信,沈比利身怀的技能以及参军时的年纪都使他免予受到排挤。
1915年5月,沈比利与第五轻装骑兵团抵达加里波利。曾经担任沈比利“观瞄手”的伊德里斯(Ion Idriess)在回忆录中是如此形容昔日的战友:“他是个小个子,皮肤黝黑,留着黑色的八字胡和一撮山羊胡。像画片上的杀手。”1916年,沈比利获得仅次于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的殊功勋章。一名军方人员表示,编号355大兵(指沈比利)击毙了201名土耳其士兵,包括被称为“可怕的阿卜杜尔”的奥斯曼禁卫军狙击手。(老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