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常态之下,出口企业到底要转移,还是转型?博鳌“大咖”们28日为此专门开了个论坛,下面就让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的小厨带您去听听“大咖”们有何高见。
“中国制造”确实到了转型升级的时候了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认为,中国制造业已经发展到一个竞争激烈的阶段,需要有自己独特的品质和平台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我们今天碰到的问题有点像当时的台湾、韩国、香港的问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表示,韩国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到今天,剩下来的都是大型制造业企业,像钢铁、造船、汽车和电子产品;台湾是靠中小企业创新从研发上另辟蹊径;而香港则发展了服务业,舍弃了制造业。但他们都保持了稳定就业,实现了产业升级,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而这恰恰是我们今天面对的问题”。
核心竞争力是“中国制造”安身立命之本
“我觉得出口转型比转移更重要”,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认为,企业加大加快技术升级、效率升级,才是最根本的。如果没有核心技术,一旦市场发生变化,企业就会失去立身之本。作为本土企业更应该坚守“中国制造”。
她的观点得到了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锡培的赞同,“先把自己家门口的生意做好,企业内功要练好。现在全球市场是一体化的,不出国也是要参与国际竞争的”。
黄益平也认为,从经济角度看,这不是转移还是转型的问题,是产业升级的问题。现有的企业必须往上走,或者形成一大批新的企业、新的行业、新的产品。将来企业的竞争力靠的是技术、高附加值和产品的质量。
市场决定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大方向大需求决定企业发展。海关总署署长于广州表示,企业应该从改革角度要红利,从法制的角度要公平、公正。从发展的角度来讲,要有一个平常的心。市场是由需求来决定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企业是千姿百态的,没有哪一种方法能解决所有企业的问题。只要改革到位,拥有法制建设环境,发挥企业主体地位,市场导向成功,我们的事情就会做得更漂亮,更有水平,前景更好。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