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人民网>>国际>>正文

南非女警官的“汉语情结”

人民网记者 张洁娴

2015年03月06日19:55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身着南非警察制服的卡罗兰(左)

“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再回到中国,继续学习中文。但也许我只是一个过客,只能短暂停留,却不能一直驻足。”

去年8月,约翰内斯堡的35名南非警官从短期汉语培训班顺利毕业。卡罗兰作为曾赴中国学习的“前辈”,在毕业典礼上用全中文发言。演讲虽然简短,但言简意赅、用词工整,给在场嘉宾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名“零基础”的外籍人士苦学8个月后的成果。

典礼后我与卡罗兰交换了联系方式。当时她刚从中国回来,情结正浓,毫不遮掩地跟我说她有股冲动,想辞职回中国,继续学习中文。

半年过去了,我因专访又见到卡罗兰。因为工作繁忙,她无暇温习,汉语没有之前说得溜了,也似乎“清醒”了些——她说自己代表南非赴中国学习,学成归来就必须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但对中文学习依然很坚持,计划在南非当地大学继续进修,争取年内考下汉语水平三级。

曾对中国一无所知:“我告诉自己,一定要看看这片土地”

卡罗兰是中国公安部北外执法联络员培训项目2013-2014期的学员,也是该项目第一批非洲学员之一。来自17个国家的警员同期赴华学习汉语,并进行警务交流。按照中文程度,他们被划分为3个班级,卡罗兰在三班——也意味着此前对中文一无所知,毫无储备。

她回忆起自己报名时对中国“一点概念都没有”,可谓“无知者无畏”:“过去只在电视、杂志里看过中国,但我知道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也许一辈子就这么一次,所以毛遂自荐了。”她特别笃定,“我告诉自己,一定要看看这片土地。”

对于一位年过四十的中年女士,暂时放下家人,跳离朝九晚五的日常生活,踏上一片全然陌生的土地,在短短八个月内掌握一门全新的语言,实际上并非易事。

刚到中国数日,卡罗兰就因水土不服而过敏,嘴唇肿胀。但到了医院,因为语言障碍,她无论如何表达都是鸡同鸭讲。“当时快崩溃了,他们一直重复’听不懂’。我一点办法也没有。”

她也并不羞于承认,在还没熟悉环境的那段日子里,时常独自在宿舍里手足无措地大哭。

也许是因为这次打击,卡罗兰狠下决心一定要把中文“啃下来”。通过口语、阅读、写作等一系列课程,她从拼音、声调、汉字,到遣词造句,一点点学起。而除了平日在课上“咬文嚼字”,课下和中国语伴交流,晚上回到宿舍,她继续挑灯夜战,埋头苦学。

卡罗兰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饭堂

接踵而来的新鲜事物也渐渐让她把思乡之情抛诸脑后。在北京,她体验了与南非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高速便捷的网络,满格的通信讯号,24小时营业、全年无休的便利店。当然,北京也向这位黑人女警投去了不少瞩目。

“一开始我走到哪儿,周围的人都会多看我几眼,但肯定没有恶意。我就对他们微笑、问好啊,大家也都很友善地上来跟我交谈。”卡罗兰笑言,“北京人聊天儿化音重,我就会让他们’说慢点儿’,多说几次,就听明白了。”

卡罗兰(右二)和她的同班同学

人在中国:五湖四海之内皆“兄弟”

回忆起在中国的日子,卡罗兰眼里闪着光。那年生日有17国的朋友给她庆祝,大家在生日会上载歌载舞,视频里的她笑得像个孩子。学校组织外国人文艺汇演,她献唱了邓丽君的经典金曲《月亮代表我的心》,非洲人民能歌善舞的优势展露无疑。课业结束后,他们去了河南、四川、广西,走过大山大河,领略广袤大陆上的风土人情。

他们还定期与中国当地的警察局进行交流。“这个国家把它的人民照顾得很好。”卡罗兰是指跟南非比较——凶杀劫案多发,犯罪率居高不下,商业中心约翰内斯堡被尊为“罪恶之都”,社会治安一直是让南非政府和警方最“头疼”的问题。据统计,2013年南非谋杀案发案数超过1.6万起,相当于每10万人中发生31起谋杀案,为全球平均值6.2起的5倍。2014年这一数字则达到1.7万,相当于平均每天有47人被杀害。

正如南非豪登省警局官员Pharasi少将所说,中国社会治安稳定、警方技术发达,这些都是南非社会可以借鉴,从而提升的。“我希望有更多的南非警员能去看看中国。我们要把这些文化、技术带回南非。”

卡罗兰在南非警察服务部担任翻译工作,精通茨瓦纳语。回国后,她把于中国的所见所闻在同业中广泛传播。她说,等自己的汉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就把中国的警务机制系统地介绍到南非,让国家和人民从中受益。

采访时卡罗兰带来一沓证书和照片,其中有一个“好班长奖”,听起来不免有些“小儿科”,却被她视若珍宝。

她指着毕业照里一位端庄而稍显严肃的女士,告诉我那是白老师。“在她的课上只能说汉语,一开始我词汇量小,上课都很沉默。”卡罗兰笑言。也许连她自己也没有想过,就在数月后的结业仪式上,她竟代表三班用中文发表学生感言。

当时为了缓解紧张,她还请班上跟自己最要好的一位蒙古学生站在身旁陪伴,但她丝毫没掉链子,寥寥数语,一字一顿,却铿锵有力。采访当天,她郑重其事地给我播放了那段发言视频:

罗兰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我站在这里,代表三班的学生表示感谢。我很高兴,也很荣幸,拥有这次机会,这是非洲第一次参加这个项目。感谢老师、同学、辅导员和所有北京市民。这是漫长和忙碌的一年,但是一切都很棒,希望我们以后会继续合作。”

离开中国:“我们用微信保持联系”

道别的时候卡罗兰又哭了,跟她哭成一片的还有她的中国语伴和同班同学。她说在南非再也找不到那么好吃的中国菜,还咨询我哪里有正宗的中国茶叶卖。

他们建了一个微信群,这一年来一直保持着联系。大家在群里互相督促、勉励,汇报各自在汉语学习上的进展。

卡罗兰(左一)和她的同班同学

目前,中南双方均同意将对南警察汉语培训,办成长期合作项目。

自去年8月开始,驻南使领馆分别依托约翰内斯堡、开普敦、德班华人警民合作中心和南非中国经贸协会,举办了6期南非警察汉语培训班,共有120余名南非基层警察接受了为期2个月至5个月的初中级汉语培训。成绩最优异者可赴北京进修,进一步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

而据使馆警务联络官王志钢参赞透露,计划今年继续在南非豪登省、西开普省、东开普省、夸祖鲁—纳塔尔省,向当地警方继续开展汉语培训。使馆方面也正与南非政府探讨,汉语进入当地基础教育课程的可能性。

在未来,或许会有越来越多南非人像卡罗兰一样,接触汉语,踏上中国,与中华文化结缘。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我收到卡罗兰用中文写的祝福短信:“我的朋友,祝你中国新年快乐!”。她还说,下次接受采访,我们一定要用中文交流。

分享到:
(责编:白宇、刘军涛)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