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国宝级导演拉奇德?福修,曾书柔摄
人民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 曾书柔 法伊萨)突尼斯国宝突尼斯国宝级导演拉奇德?福修,曾书柔摄级导演拉奇德·福修近日在京与中国投资合作方签约,正式启动了中突同时也是中阿、中非首部合拍片《我的中国梦》。为什么突尼斯导演要讲述中国梦?这里的中国梦是怎样的一个梦?带着这些疑问,人民网记者近日对自称已记不得第几次来中国的拉奇德·福修导演进行了专访。
人民网:您说您来中国的次数已多得记不清了,那这些年来中国的变化,有什么是最令您印象深刻的?
拉奇德·福修:中国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我在北京和上海曾经去过的街道,隔几年后再去,会以一种截然不同的面貌呈现在我眼前。中国七八十年代以来的改革成就斐然,城市始终在不停改变。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的电影工业。最近几年,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是飞跃式的。在中国,有着庞大的电影工业基础设施。例如横店,那里就像一个“新好莱坞”,那里可以实现任何一个导演想要的布景。
人民网:您这次来是为了即将开拍的《我的中国梦》电影。能介绍一下拍这部电影的来龙去脉吗?
拉奇德·福修:刚才我说了,中国的改革令中国大放异彩。就我个人而言,目睹了这一切后,我非常想把中国经验和中国的成就,介绍给突尼斯乃至整个阿拉伯、非洲的人民。其实,我的这一想法四年前就有了,推迟到今年,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始于突尼斯的阿拉伯之春的影响。
人民网:您此前拍的电影都是政治题材,包括曾经预测了突尼斯政局的《败局》。而《我的中国梦》定性为罗曼蒂克爱情电影,我们很想了解,您将如何通过爱情故事讲述中国梦。
拉奇德·福修:是的,这是我的第一部爱情片,剧本也在我脑里构思了好几年。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突尼斯女孩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女孩的父亲在中国工作,她从小就有去中国看看的梦想,但这个梦想却随着父亲在中国的突然失踪而破碎。多年以后,突尼斯女孩努力忘记失去父亲的痛苦,成为一名著名歌手。但可亲的父亲却是她心头永远难以忘记的伤痕,并因此情绪低落,甚至因此还放弃了自己热爱的歌唱事业。后来在朋友的鼓励下,女孩重返舞台。但随之一系列惊爆事件接连发生。她遭遇谋杀未遂,偶然间还获悉她的父亲还生存在这个世上,只是为了躲避国际文物盗窃团伙的威胁,秘密隐藏在中国的某个地方。女孩怀着要与父亲重聚的深切渴望,带着父亲第一次来中国时给她带回的中国洋娃娃一起踏上了去中国寻找父亲的征途。寻父过程中还邂逅了一段美丽的异国恋情。在中国安全部门的保护下,她实现了自己访问中国的梦想,完成了一次惊险浪漫的寻父之旅。
人民网:故事听起来非常吸引人。电影什么时候正式开拍?会同时在中国和突尼斯选景吧?
拉奇德·福修:是的,顺利的话,今年八九月应该能开拍。拍摄工作将在突尼斯和中国完成,选景都是能代表中国和突尼斯特色的。要知道,突尼斯有很多美丽的城市,有自然风光旖旎的,也有带了三千年历史文化风貌的。中国也不例外。本次电影也是展示突尼斯经典景点的机会。我相信,中国观众很快就都会了解,突尼斯这个穆斯林阿拉伯国家,地中海心脏,是多么美丽。反之,突尼斯观众也会看到一个遥远的中国忽然变近了。
人民网:所以这真是一部令人期待的电影。
拉奇德·福修:没错,我也期待着,这部中国梦电影能够实现我的突尼斯电影进军中国电影市场的梦,这也是阿拉伯梦和非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