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非国大赢得南非国民议会选举(国际视点)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未来五年执政重点

本报驻南非记者 苑基荣

2014年05月10日03: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南非第五次国民议会选举5月7日举行。图为7日当天,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的一个投票站里,选民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投出选票。
  新华社发

  图为在比勒陀利亚街头,参加国民议会选举的候选人海报随处可见。
  本报记者 苑基荣摄

  截至当地时间5月9日中午,根据南非独立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国民议会选举最新结果,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党(非国大)已获得六成以上的选票,赢得大选。最大反对党民主联盟获得22%的选票,第一次参加选举的经济自由斗士党获得6.1%的选票。

  这是南非结束种族隔离制度20年来举行的第五次不分种族的国民议会选举,也是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去世后第一次国民议会选举,备受国际社会瞩目。

 

  主要政党力量对比有所变化

  5月7日选举当天,本报记者在多个投票站看到,选民情绪稳定,秩序井然,每个投票站都至少配备一名警官,有些投票站还有士兵执勤。南非独立选举委员会主席特拉库表示,全国22263个投票站在7日早晨7时开放,一直持续到晚上9时,共有2539万登记选民投票,比上届选举增加200多万人。特拉库说,南非独立选举委员会制作了6200多万张选票,对211032名投票站临时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任命4563名地区管理人员监督投票。

  南非独立选举委员会介绍,本次国民议会选举总体秩序稳定。选举结束后,南非总统祖马于8日晚8时来到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大选运行中心,看望了各政党代表,并与支持者庆祝胜利。

  南非国民议会共设400个议席,其中200席通过全国大选产生,另外200席由省级议会选举产生。根据南非宪法,南非选民首先选举出新一届国民议会,国民议会21日在立法首都开普敦选举新总统,新总统与内阁24日在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举行就职典礼。

  有分析认为,本次选举展示了南非主要政党的力量对比变化。实力最强的依然是非国大。自1994年首次举行不分种族的选举以来,非国大在历次选举中都获得超过60%的选票,一直是执政党。但通过本次选举不难看出,非国大也开始面临更多挑战。

  本次大选另一个重要看点是经济自由斗士党,它是非国大原青年联盟主席马莱马2013年组建的左翼政党,第一次参选就获得开门红,成为全国第三大政党。最大反对党民主联盟也斩获颇丰,赢得西开普省59.2%的选票,保持住了该省执政权,扩大了选民基础。

  年轻选民对政治不太“感冒”

  “我们是积极的一代,我们通过网络等载体让政府听到我们的声音。”今年刚满20周岁的穆娜吉在投票站对本报记者说。

  在南非,1994年后出生的年轻人被称作“自由出生”的一代,成为各政党争取的新生力量。但南非年轻一代选民对政治不太“感冒”。据特拉库介绍,有超过100万18岁至19岁的年轻选民放弃投票,仅有33.6%的“自由出生”年轻人登记投票。

  21岁的苏库娃对本报记者说:“这是我第一次投票,尽管我们这代人没有经历过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还不太理解投票的意义,但是我非常激动。我相信,未来要比现在更好。”

  正在金山大学读社会学的玛塔沙对本报记者说,“1994年以来,南非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就读的大学就是一个多族群的大学。我的朋友一半都是不同肤色,这让我有机会接触不同文化、不同家庭,开拓我的视野。”

  经济政策将保持连续性

  随着南非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南非主要政党在现有政治体制和国家发展方向上没有根本性分歧。从各政党的竞选纲领来看,分歧主要集中在政府执政效率、腐败和经济政策上。祖马在4日选前造势大会上打出的非国大竞选口号是“过上好日子”,肯定非国大过去20年执政成果。民主联盟在强调创造就业的同时,主要批评政府腐败和效率低下。经济自由斗士党则表示要实行民族主义政策,将矿业公司收归国有,提高工人最低工资。

  与大选并行的,是已持续3个多月的南非铂金矿工大罢工和经济增长的放缓。南非大学政治学教授德克对本报记者说,目前南非面临罢工、高失业率、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腐败、贫富差距严重等主要挑战。非国大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强自身建设,构建高效、廉洁与透明的地方政府,巩固该党的群众基础。

  南非央行行长吉尔·马库斯近日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对南非造成很大影响。为此,祖马提出,未来5年非国大执政重点是改进教育和医疗水平、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土地改革、打击犯罪、创造就业、改善经济发展不均衡。南非《商业日报》评论认为,非国大领导人再次强调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未来5年经济政策的连续性。

  小商贩达芙妮对本报记者说:“非国大率领南非人民推翻了种族隔离制度,尽管执政20年来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多数民众仍然信赖它,非国大与我的生活和未来息息相关。”至今还与母亲住在一起的达芙妮希望政府能解决她的住房问题。

  (本报约翰内斯堡5月9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10日 11 版)
分享到:
(责编:曹昆)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