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80后大学生讲述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国际--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俄罗斯80后大学生讲述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人民网驻俄罗斯记者 林雪丹

2013年03月20日17:41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80后的玛莎曾是俄罗斯对外经贸大学的一名学生,或许是命运的安排让她当初选择了中文作为必修外语,从此便与中国结下了剪不断的缘分。

学习东方语言对于使用字母文字的人来说绝对是个挑战。玛莎刚开始学中文时几乎被各种象形文字迷惑的晕头转向,不仅书写很困难,要记住每个字的意义更是难上加难。但玛莎从未出现放弃学习中文的念头,她觉得既然选择了,就要把它学好。为了提高汉语水平,除了日常中文课程以外,玛莎还在课余时间参加由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组织的汉语中心活动。在那里既可以免费学中文,又可以结识很多中国学生,互相之间可以交流切磋。2005年,亚非学院汉语中心组织了一场汉语比赛,来自莫斯科各所高校的众多中文学生踊跃报名参加,玛莎最终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一等奖,同时赢得了免费到中国交流学习的机会。在位于北京的对外经贸大学学习的一年让她对中国的认识从课本的描述一下变成了眼前的现实。她说,“刚到北京时,觉得比想象中要现代化很多,学校周围特别热闹。不过那时地铁五号线还没有开通,我们外出就先坐车到雍和宫再换乘地铁,而现在北京的地铁已经四通八达了”。在北京学习的日子里,玛莎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友好、善良和包容。“我当时中文还不是很好,出门走丢了向路人求助时,大家都很热心的帮助我。有时跟中国人聊天,虽然话还是讲得不全不清楚,但他们总会耐心地听完,并且给以回应,还会悉心地帮我纠正错误。”

毕业之后,玛莎依旧把自己的生活与中国和中文紧紧联系在一起。现在她在一家俄罗斯媒体负责中文新闻的编辑工作,然而最重要的是,因为学习中文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一名曾留学于俄罗斯的中国学生。对于这样的人生轨迹,玛莎开心地表示她很喜欢命运如此的安排。夫妻两人现在定居于莫斯科,当问到她今后会不会再去中国时,玛莎害羞的说,“老公在哪我就在哪。”

除了交流学习的一年,玛莎之后又随丈夫在中国生活了两三年。这期间,她目睹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也感受到中国社会在变化。她认为中国人的适应能力很强,不害怕改变,也善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改变方式。这也是之所以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原因之一。“中国人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原则,这使他们不仅不会迷失方向,也能够适时作出调整,不断完善自己。”

对于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玛莎觉得他有着中国人民传统的一面,那就是勇敢,勇于正视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很有亲和力,让人们没有距离感。两个国家未来关系的发展需要增进年轻一代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双方领导人应该更多地促进两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现在不论是俄罗斯年轻人还是中国年轻人都对西方非常感兴趣,而对对方这个邻居却重视的还不够,这必然会影响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希望新一届领导人能够在这方面给予更多关注。(人民网莫斯科3月20日电)

国际博览

 

分享到:
(责任编辑:覃博雅、赵艳萍)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