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携手共建大国关系典范(专家对谈)--国际--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中俄携手共建大国关系典范(专家对谈)

2012年12月04日05: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大图: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中国支线建成后,俄方2011年向中国输出1500万吨原油。图为该输油管道建设现场。人民视觉

  左上图:今年是中国的“俄罗斯旅游年”,图为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举行的“中俄民族文化展览”上,俄罗斯学生跟中国青年学习中国结的编法。新华社发

  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中俄关系成为大国关系的典范。今年6月,中俄两国发表了《中俄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致力于在未来十年将两国关系推向更高层次。本报今天刊出中俄专家对两国关系的深入分析与前景展望,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把握双边关系的未来走向。

  问题一:俄中关系当前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这将给世界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未来,中国与俄罗斯如何加强在国际舞台及多边国际机制中的合作?  

  亚历山大·弗拉基米罗维奇·罗曼诺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俄中两国高度互信的双边关系意味着,世界上两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有机会向全世界展示建立在和平与合作理念上、真诚相互支持、致力于发展互利共赢伙伴关系的范例。

  在当代世界,东方再也不是贫困与落后的同义词,而西方也不是最终真理之源。中国与俄罗斯的发展,为世界奉献了寻找拥有本国特色发展道路的经验。俄中两国之间形成的友好与信任的关系,为双方更好地沟通经验、交流新思想、分享彼此的成功与教训创造了条件,对于当代世界同样也是一个合格的范例。俄中两国领导人之间已经达到高度互信,这种传统将保持下去。

  现在中国对国内问题做出的重大决定在国际上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比如,中国的经济增长为俄罗斯经济之帆乘上中国发展之风提供了机遇。中国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对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邻国非常重要。保护与恢复生态环境,理性、环保地利用自然资源,可以成为两国长期合作的方向。

  我认为,未来10年两国的外交政策中,价值观作用将更凸显。俄罗斯与中国正在沿着加强自己文化认同与自我意识的道路前进。两国应该不仅向西方说“不”,抵制强加价值标准的企图,而且要学会解释自己的道德准则,展示自己价值观的吸引力。俄罗斯与中国能够共同为国际舞台话语权而合作。  

  雅科夫· 米哈依洛维奇·别尔格尔(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实践证明,两国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俄罗斯这一事实,两国领导人已经多次达成共识。近10年来俄中关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不仅对俄中两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整个世界的现在与未来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复杂多变、充满风险的阶段。目前所谓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在许多情况下具有片面性。世界因为不同的意向、动机与价值观而变得四分五裂。以华尔街为代表的世界金融资本为了一己私利与政治力量紧密联合,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世界金融危机,并加深这一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坚实的、开放的、明确的、不反对任何人的、不断发展的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完全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为人类的团结作出重要贡献,成为在克服人类自身分化与对抗道路上的范例与指南。因此,继续扩大与深化两国关系,使之向新的更高层次发展,有助于化解内部对抗与外部危险,有利于促进人类团结。

  俄罗斯与中国反对干预主权国家内部事务,反对破坏两国社会与政治稳定的企图,反对外部强加政治文化价值观,反对国际政治中的双重标准,致力于最大限度地防止冲突激化或产生。俄罗斯与中国既遵循自己的国家利益,也为人类福祉作出自己的贡献。  

  邢广程(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面对中国的强势发展,普京总统已经做出了明确的战略判断,即中国经济增长绝不是威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没有野心争霸;中俄关系中的所有重大政治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党的十八大则明确指出,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而俄罗斯是中国最伟大的邻邦。这表明,中俄两国都有进一步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共同愿望。  

  曲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中俄两国虽然在治国理政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双方都十分珍视中俄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重视两国发展中对方的重要作用。中俄在许多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的认识和共同的立场,遵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多边决策。在世界多极化的大背景下,中俄都强调稳定与和平的重要作用,例如在中东问题上,两国一致拥护联合国安理会的决策,强调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基本原则。双方在政治领域更加密切的合作将为未来世界多极化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姜毅(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中俄关系稳定发展、不断深入的历程证明,两国找到了既能满足各自利益、又能照顾彼此关切、也能共同推进一致诉求的合作道路。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两国的政策努力密不可分。

  中国和俄罗斯是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影响的国家。两国关系的状况和性质不仅对它们自身的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起着重要的影响。多年来,两国在多个关乎世界稳定与和平的问题上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成为影响和推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调整也越来越迫切。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机制”、“二十国机制”、解决热点问题的多个多边磋商机制等等,为中俄与其他国家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有着广泛共识和良好合作经验的中俄两国将以积极和建设性的姿态,对建立国际新秩序、解决国际政治中迫切问题进行密切磋商与合作。  

  陈玉荣(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亚研究部主任):在许多国际问题上,中俄有着一致或相近的立场。中俄作为安理会两个常任理事国,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的密切协作,有力地维护着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有助于推动形成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中俄在推动建立互利共赢、平等协作的多边合作机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中俄共同推动了上合组织的创建和发展。10多年来,上合组织在维护中亚地区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题二:中俄经贸合作关系取得了什么样的新进展?面临着哪些问题?  

  安德烈·弗拉基米罗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根据今年前两个季度的统计数据,俄中两国贸易总额已经达到500亿美元左右,很有可能在本年度达到1000亿美元。即便如此,俄中两国经贸关系仍旧面临着一些困难和具体问题。

  最大的问题,毫无疑问是相互投资领域的合作进展不大。无论是中国投资俄罗斯,还是俄罗斯投资中国,数额都不大,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了两国双边贸易总额水平。俄罗斯方面希望中方能够参与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如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的道路、桥梁、港口、边境通道建设。其次是俄中边境贸易合作有待提高。最后,在能源合作方面,俄中谈判一直在进行。目前管道原油方面情况比较好,比如,从斯科沃罗季诺到中国的管道输送的原油价格已经最终确定,但是管道天然气定价还没有解决,俄天然气工业公司认为输入中国的价格比输出到欧洲市场的价格低。其实,俄天然气工业公司没有真正搞懂中国市场,不了解中国能源消费市场现状:煤炭仍然是中国主要消费能源,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地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俄目前对华出口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而机械行业出口大幅削减。我认为这不是很健康的出口结构,俄罗斯应该扩大对华机械设备出口的份额。但是,俄罗斯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与否以及份额大小,取决于俄商品自身的竞争能力。  

  曲星: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重点在能源领域,目前两国原油管道的建设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俄罗斯加大力度开发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大背景下,两国有着加强东亚地区开发的共同意愿,并且两国经济方面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利于双边经贸的进一步拓展。  

  邢广程:开发远东地区是俄罗斯面向亚太的重要战略目标。普京总统重返克里姆林宫之后加快了开发远东地区的步伐:在哈巴罗夫斯克成立远东地区发展部,制订开发远东地区的规划纲要,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承办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着手改善远东地区的投资环境,谋求与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紧密经济合作。中国是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的重要战略伙伴,前几年中俄两国所签署的“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为中俄两国今后在远东地区的经济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两国能源结构上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中俄在石油领域合作不断拓展,两国的天然气合作存在很大上升空间,期待中俄天然气管道合作能够尽快取得进展。中俄还更应该关注非资源领域的经济合作,两国经贸合作的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中国应该以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与俄罗斯展开深度的经贸合作。  

  姜毅:经贸合作是中俄关系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2000年以后,两国经济合作步上快行道,成为双边关系中最活跃的催化剂,两国已经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中俄经济合作的质量和结构还存在一些不足。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仅仅依赖一般货物贸易远不能在两国间建立紧密、稳定的经济联系,也无法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合作的质量,还不能完全符合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需要。正是意识到这种不足,面对金融危机后的新形势,中俄双方在促进相互投资、发展大项目、扩大技术合作、加快服务贸易增长等方面努力搭建新的平台,推动两国经济合作上新的台阶。 

  陈玉荣:中俄互为两大邻国,拥有地域优势、经济结构互补优势、科技与投资合作优势。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彼此间的互利互惠合作。随着两国地方合作深入进行,中俄经贸合作可望迎来一个新阶段。  

  问题三:中俄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和“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对增进相互了解、发展中俄关系具有何种重要意义?  

  安德烈·卡尔涅耶夫(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两国的发展方向、目标类似,许多方面可以互相借鉴。两国领导人都意识到,文化交流应当进一步深化。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年轻人互相接触。比如,“国家年”的活动使许多俄罗斯人更加了解中国。我们也发现,俄罗斯与中国的相互了解还不够,通过上述活动,推动两国实业界、学术界、文化界之间的相互了解,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当然,文化交流与人文合作之路还很长。

  现在俄罗斯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兴趣很大,有很多俄罗斯年轻人研究儒家思想、中国传统艺术、中医和中国的茶道。加强两国文化交流,要将两国最精华的东西介绍给对方。孔子学院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创意,可以在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人员交流以及学术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在这方面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  

  邢广程:中俄关系的发展具有全方位合作的特点,除经济领域和军事技术合作之外,中俄人文合作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存在十分广阔的拓展空间。中俄互办“国家年”、“语言年”和“旅游年”等一系列活动推动了两国人文合作的深化。中国在俄罗斯开办了多所孔子学院,而俄罗斯也在中国开办了俄罗斯文化中心。中俄两国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合作还有很大的潜力,作为两个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两国学术界应该进行更紧密的学术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讨两国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合作与发展的共同规律,共同推动中俄民间交往的不断拓展。中俄人文领域的合作会大大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曲星:两国关系最为根本的是人民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文基础将促进双边关系深入发展。中俄两国正努力加深教育领域的合作,中国在俄罗斯设立了多所孔子学院,俄罗斯也借助文化中心这个平台教授中国人俄语。在这一过程中,两国人民通过语言的学习,了解对方的历史与文化,更加深刻地理解彼此。近些年,中俄互办“国家年”、“语言年”,还有今年中国的“俄罗斯旅游年”,都对增进两国民众间的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姜毅:两国民众一直是双边合作的参与者,两国民众间的认知程度和交流情况直接影响着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两国人文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也将决定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水平。“国家年”、“语言年”等活动的开展,对加深两国人民的感情、增加相互信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两国人民之间逐步形成了愿意了解对方、支持战略合作的社会氛围。中国沿边和内地许多省份、各种规模的企业都有着越来越浓厚的开展对俄合作的愿望。  

  陈玉荣:不断加强的人文领域的交往夯实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社会基础。有助于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理念植根于百姓心中。

  问题四:俄罗斯如何看待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怎样考量俄罗斯融入亚太战略中的美国因素与中国因素?  

  费多尔·卢基扬诺夫(《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主编、俄罗斯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分析师):目前俄罗斯谨慎地看待美国重返亚洲,但仍然根据同欧洲—大西洋空间相关的日程表在建设同美国的关系,并且刚刚开始制定亚洲方针。华盛顿在亚太地区将扮演的角色对莫斯科来说是敌人、伙伴、平衡手,还是中立者,暂时也不明确。

  俄罗斯融入亚太战略中,中国因素当然是主要的因素。俄罗斯需要重新确定与中国的关系,因为力量、利益与观点的平衡瞬息万变。两国的利益永远不可能完全重合,虽然琴瑟和谐的机会总是存在的,况且这也是一种必要,但是俄罗斯为了不过分依赖中国,总是不得不在亚洲寻找其他的不与中国敌对的合作伙伴。俄罗斯在战略上还不够强大,还不足以在该地区与美国并驾齐驱。  

  雅科夫·米哈依洛维奇·别尔格尔:俄罗斯清楚中美之间既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同时也是战略竞争对手的前景,首先就是在亚太地区。绝大多数的俄罗斯人会坚定地对中国表示好感,因为这是俄罗斯社会的主流民意。而对于美国统治阶层的霸权主义,俄民众持反感态度,厌恶他们将自己的行为模式,即所谓民主、自由与人权的概念强加给别国。著名的皮尤研究中心不久前在世界21国所做的民调数据显示,俄罗斯民众对中国人民有着坚定不移的友好情感,俄罗斯是对中国最有好感的三国之一。  

  邢广程:亚太地区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要区域。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实行战略再平衡,俄罗斯关注东方,印度也提出了面向东方的新战略。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发展是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格局中最大的变化因素。

  俄罗斯关注东方有4个主要原因,一是出于发展远东地区的需要;二是借助中国快速发展的东风;三是出于平衡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需要;四是增强在亚太地区的作用。中俄在维护亚太地区安全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战略共识,中俄将会积极推动亚太地区的多边合作,发挥上合组织的作用,推动金砖国家进一步发展,加强中俄印三边互动,积极谋求朝核问题的妥善解决。面对美国“重返亚太”和对中国实施围堵,俄罗斯不仅不会参与其中,而且会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面对亚太地区复杂多变的局势,中俄美有责任维护该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的大局。  

  陈玉荣:随着亚太地区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日渐提升,以及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俄罗斯的外交明显向东倾斜。这首先是出于地缘战略安全的考量。俄罗斯认为,亚太地区的稳定事关俄罗斯东部和北部战略安全。其次是发展远东经济的迫切需要。俄罗斯视发展远东为实现经济现代化和重振强国雄风的关键所在。俄亚太外交的重点是同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全面深化合作,尤其是加强在科技和投资领域的合作。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施晓慧、张晓东,本报记者林雪丹、牛瑞飞采访整理)

联系本文记者

施晓慧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军涛、赵艳萍)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