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历史不应被忘却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 陈丽丹

2014年06月25日03: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6月23日晚,美国国会众议院雷伯恩办公大楼“金屋”内传出阵阵慨叹声。正在这里举行的“犹太难民与上海”展览开幕式将人们的思绪带回二战时期。犹太难民幸存者以自身经历,讲述着中国人民的救助之恩。他们的讲述引起强烈共鸣:历史不应被忘却,否认历史的人不可饶恕。

  “如果没有上海人民的帮助,就不会有现在的我和你们”

  “金屋”两旁陈列的十几幅展板上,那些已经发黄的照片告诉人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躲避纳粹大屠杀,在西方很多国家对他们紧闭国门之时,两万多名犹太人来到中国上海避难。他们大多生活在虹口地区,并得到了当地中国人的大力帮助,与中国人民建立了深厚友谊。后来担任美国财政部长的布鲁门萨尔、曾为多位美国总统画像的知名画家彼得·马克思等人都有过在上海犹太隔离区生活的经历。

  犹太难民幸存者杰里·林登施特劳斯告诉记者,1939年,当他父亲得知进入上海比较方便时,随即购买船票,带着全家11口人漂洋过海前往上海避难。抵达上海时林登施特劳斯仅10岁,他一直在上海生活到成年才离开。当2007年上海犹太人难民纪念馆成立时,他作为犹太难民幸存者的唯一代表,重新站在曾经庇护他全家人的地方。

  “我经常告诉儿孙,如果没有上海人民的帮助,就不会有现在的我和你们。”林登施特劳斯表示,能去上海是他人生中的幸事,他毕生都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对他和家人的接纳。林登施特劳斯特别提到,在上海时,他曾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人民。

  与林登施特劳斯的遭遇相似,埃韦琳·鲁宾跟随全家十几口人从德国逃往上海时年仅8岁。鲁宾当时还无法完全感受长辈为生存挣扎的痛苦,但她告诉本报记者,当抬头看到天上呼啸而过的军机,并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忍迫害,年幼的她依然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美国犹太人社团关系委员会负责教育的协调员史蒂文·艾德莱伯格认真地观看了展览。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此之前,他对这段历史不太了解。他将借此机会认真学习这段历史。他说,教育人们不要忘记历史非常重要。只有不忘历史,才有助于避免这样的历史重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些否认历史的人是不可饶恕的。

  一名92岁的犹太难民幸存者,去世半年前坚持回趟上海以了心愿

  在发言中,多名美国国会议员、白宫官员、美国犹太社区团体负责人一再对当年中国人民接纳大批犹太难民的壮举深表感激。华裔国会众议员赵美心在现场回忆到,当她为推动国会众议院对美国历史上《排华法案》致歉奔走之时,就是一家著名的犹太人律师事务所出面无偿进行协助,美国国会众议院最终于2012年6月18日全票通过对《排华法案》表示歉意的议案。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年成千上万名几乎身无分文的犹太难民涌入上海,尽管给当地人的生活造成不小的压力,但是没有发生过一起中国人伤害犹太人的事件。最终,在上海避难的犹太难民重获自由。犹太难民幸存者对中国人民心存感恩的故事比比皆是。去年,一名92岁的犹太难民幸存者在去世半年前,还坚持回到上海看一看,以了心愿。这位老人曾经资助一名中国年轻人在美国完成学业,她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感激。今年3月,生活在美国的一批犹太人幸存者专门组织了一个“感恩团”故地重游,他们一再表示对中国人民的感恩之情。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陆慷表示,在共同经历了这一段不幸历史之后,中国人民与犹太人民之间的友谊更为坚固。他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肩并肩与日本法西斯侵略者进行战斗,一些美国犹太人也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历史考验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历史也已启示未来,只要我们不断坚定信念,决心保卫世界和平与安全,悲惨历史就不会重演。

  (本报华盛顿6月24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25日 03 版)

 

分享到:
(责编:曹昆)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