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俭
关于政治安全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
“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我们的立场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演讲时强调
“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2013年10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演讲上强调。
“第一位”的根本性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什么是当前中国的“根本性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是如何认识和阐述这一问题的。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共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这些重要讲话精神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习近平的思想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当前中国“第一位”和“根本性”的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则是全面深化改革。在201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第二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要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凝聚社会共识,协调推进各领域各环节改革,努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在2013年8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深刻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正是在介绍中国正在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时,谈到中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的,选择这一时点,意味深长。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必须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信心动摇,甚至放弃改革,中国改革开放35年取得的进展将可能前功尽弃。所以,当前中国的“根本性问题”说到底就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因为“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也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全面深化改革,警惕两种形式的颠覆性错误
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再次阐述了这一“底线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议题,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
那么,在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上,我们要警惕和防止什么样的“颠覆性错误”呢?
我们首先需要警惕和防止的颠覆性错误是否定改革开放、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和错误思潮。这种极“左”错误思潮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一直存在,从来没有销声匿迹过,并且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又趋于活跃。他们无视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意曲解和放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指责“现在中国进行的改革是变公有制为私有制的改革,是变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的改革”,“现在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主要特征来说,实际是走的‘中国特色资本主义’邪路”。他们甚至全面否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执行的是一条错误的理论和错误的思想为指导的错误路线”,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错误、邪恶之路,资本主义之路”,是“使国家和民族走向毁灭的绝路”。他们主张要彻底改弦更张,“再来一次全面拨乱反正”,实际就是要彻底颠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路线,让中国重新回到封闭僵化的老路上去。
另一种必须警惕和防止的颠覆性错误是背离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这种颠覆性错误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企图改变中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他们在经济上鼓吹“私有化”,要求取消公有制主体地位;政治上要求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化上宣扬西方的普世价值,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际是要使中国的改革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另一种情况是打着“改革”和“中国特色”的旗号,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和资源,疯狂谋取个人和小团体的私利,漠视人民群众的利益,罔顾国家民族大义,形成利益固化的藩篱,而当改革危及到他们的自身利益时,他们又极力阻碍改革的深化和改革共识的形成,他们的行为完全背离了党的宗旨,背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的根本原则,背离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方向,严重损害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民意基础,是危害性更大的另一种形式的“颠覆性错误”。
八届三中全会:党在根本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的重大教训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经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过颠覆性的错误,留下了极为深刻而沉痛的教训。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曾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了正确的分析,提出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共八大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一条正确的路线并没有能够得到坚持,一年以后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随即改变了党的八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认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此后,更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问题上愈行愈远,直至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从而彻底颠覆了党的八大制定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路线,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类似的教训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亦不鲜见,最深刻的当数前苏联在改革的进程中,动摇和放弃社会主义原则,放弃党对军队的领导,最终导致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在前苏联和整个东欧遭遇失败。可见,在根本性问题上一旦出现颠覆性错误,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今天,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和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在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上,要防止出现“颠覆性错误”,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并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特别是要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方面的改革中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只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各种颠覆性错误影响中国改革的进程。
(作者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