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励德:“美国从未离开亚洲”【3】--国际--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深度观察

卜励德:“美国从未离开亚洲”【3】

■ 早报记者 石剑峰

2013年05月29日10:42    来源:东方早报    手机看新闻

2003年5月,卜励德与克林顿在亚洲协会年会晚宴上。

两国普通人

奠定了中美关系

昨天下午的《中美关系中的“中国男孩”》中文版首发式是由上海社科联举办,该书英文版于2010年出版,此次简体中文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译者李轶海。事实上,此次卜励德再次来到上海主要是陪同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进行访华四十周年纪念演出,也是他筹款并安排了此次的行程计划,促成这次费城交响乐团的来访。

从1972年的周恩来总理,到后来的邓小平,卜励德在政府工作期间与几代中国领导人都有接触。就算离开政府工作职位后,他还先后受到江泽民、朱镕基、胡锦涛、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国领导人的接见。《中美关系中的“中国男孩”》也从个人视角记录了他与中国领导人群体的交往。

另外一方面,《中美关系中的“中国男孩”》是卜励德的个人回忆录,作者回忆的主题围绕着他与中国的关系展开,本书的重点是1972年他以中层官员身份陪同尼克松总统访华,以及1973年他作为美国驻北京联络处(美国驻华大使馆前身)在中国工作、生活的经历,这也是卜励德昨天演讲的主要内容。“中国男孩”这个词是尼克松结束访华时,赠给他们这些随同他来华工作的美方人员的昵称。“当时是在上海锦江小礼堂,尼克松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感谢,走前他又说:‘现在你们这些中国男孩有很多事情要做了。’”

1972年和1973年在华期间,卜励德都携带着一台家用摄像机,拍下了当时的官方访问和个人旅行,也记录了中美关系的开始。卜励德昨天一边播出当时的影像,一边讲述当时的情景。他认为, 尼克松访华改变了世界格局,但中美关系最重要的还是两国人民的交流,包括体育、音乐、教育、科技各个方面。“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是真正组成中美关系的要素。”他在书里也写道,“美中两国普通民众之间不同寻常的互动构成了这两种叙事(历史宏大叙事和他个人的记录)的交叉点。在此后的40年中,他们摸索着交往方式,构筑成21世纪最伟大也是最复杂的双边关系。”所以他说,真正的英雄是中美两国的老百姓,中美两国民间在贸易、科技、教育、投资等领域的联系,成为中美关系“永久性的压舱石,避免美中关系被历史和政治事件的风暴吹偏了航道”。

分享到:
(责编:杨铁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