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隆坡一地铁站内,一名马来族妇女正在读报。 |
马来西亚自1957年独立以来,经济增长了数十倍,2011年人均GDP已经突破9000美元,大约是1970年376美元的24倍。分析认为,马来西亚取得的经济成就和其长期以来的社会稳定是分不开的。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一个多民族国家,马来族占2900万人口的约55%,华人占25%,印度裔约占8%,其他族裔约占12%。1957年,马来西亚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并实现独立。出于分而治之的考虑,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刻意强调民族差别,甚至故意制造民族矛盾和独立,以维护其殖民统治。英国的殖民主义政策为马来西亚独立后的民族矛盾埋下了种子。1969年,马来西亚第三届全国大选后爆发了骚乱,造成人员伤亡,马来族和华人之间关系一度十分紧张。面对骚乱,马来西亚政府颁布了紧急状态法令,迅速平息了骚乱,并制定了新经济政策,期望消灭种族间的经济差异。此后,马来西亚再也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民族骚乱。马来西亚国内的和平与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胡逸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马来西亚和许多东南亚国家一样,是一个民族和文化多元的国家。民族和族群矛盾导致的冲突在东南亚国家中并不少见,也常常成为威胁东南亚国家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缅甸和印尼,缅甸自独立以来,民族冲突就接连不断,今年年初缅北更是爆发了缅甸政府军同克钦独立军的大规模冲突,民族冲突成为缅甸国家发展的沉重包袱。此外,“自由亚齐运动”曾给印尼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稳定造成巨大冲击,在印尼政府的努力下,2005年印尼政府同亚齐省叛乱组织达成和平协议之后,经济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
胡逸山认为,马来西亚经历了今年5月的大选后,政治上有两个大的看点值得关注,第一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积极关注政治,本届大选投票率高达80%,创历史最高,大选结束后,尽管反对派民联组织一些人上街抗议表达不满,然而所有的抗议和集会活动都是和平的,这对马来西亚政治来说是一大进步。其次,本次大选中,马来西亚呈现日益明显的去族群化,华人投票支持马来裔候选人,马来人也会投票给华人候选人,和平表达自身权利与族群和谐相处正是马来西亚维持稳定的最重要因素。
胡逸山表示,马来西亚是全世界穆斯林占主体的国家中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典范,在巴达维时代马来西亚提出了“现代伊斯兰”的概念,在纳吉布担任总理时期更是将这一概念提升为“温和伊斯兰”。胡逸山表示,稳定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循序渐进的改变。马来西亚最大的成功经验就是“重发展,轻意识形态”,始终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沿着“经济—社会—政治”的循序渐进的路线来实现发展,从而为马来西亚的长期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人民日报 》( 2013年05月27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