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拜俄罗斯罗斯托夫州莫罗佐夫斯克区中国志愿者纪念碑记--国际--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第一现场 赴顿河追寻先烈的足迹

清明祭拜俄罗斯罗斯托夫州莫罗佐夫斯克区中国志愿者纪念碑记

人民网驻俄罗斯记者 张晓东

2013年04月06日02:49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中俄两种文字镌刻的纪念碑碑文局面特写  本报记者张晓东摄
中俄两种文字镌刻的纪念碑碑文局面特写  本报记者张晓东摄

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笔下著名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描述了位于俄罗斯南部罗斯托夫州顿河流域一户哥萨克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的复杂的人生际遇,从平民视角反映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苏联哥萨克及各族人民,为保家卫国,争取自由幸福的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不过在建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过程中,同样甘洒热血的也有我们的中国同胞。战后同胞牺牲地陆续修建了纪念碑。在今年中国传统的清明节 ,中国驻俄使馆首次组织馆员及驻俄媒体代表来到位于罗斯托夫州莫罗佐夫斯克区一处中国志愿者纪念碑进行祭扫。

中国人来到俄国背景是,由于当时俄国深深卷入一战,青壮男子都被征召,因而导致国内劳力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沙皇政府与当时中国民国政府签订了引入中国劳力到俄欧洲地区厂矿企业工作的协议,据估计有30-50万之多,但是由于工作繁重,待遇很差,与俄国工人相比薪酬差别悬殊。因此在十月革命爆发后,在列宁主义的感召之下,中国工人很快接受了新思想,积极帮助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建立与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有不少人将一腔热血洒在这座距离故乡万里之遥异国它乡,长眠在那里。

位于俄罗斯南部的罗斯托夫州,在四月初,已经看得见春天的脚步,积雪早已消融,虽然树木没有吐枝放芽,但小草已经露头,正努力伸展腰肢。沿途所见,有的田地麦田已经返青,一派春耕大忙景象。这是一片播种希望也是充满希望的田野。由罗斯托夫州首府顿河畔罗斯托夫到纪念碑所在地莫罗佐夫斯克市驱车需要三小时。我们抵达时已是近正午时分,春和景明,远远望去,顶端缀一红星的方尖型纪念碑巍然矗立,两株挺拨青松拱卫左右,正面镌刻着用中俄两种文字写就的文字:敬礼 这里安葬的是在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战斗中于1919年7月在莫洛佐夫斯卡娅车站地区牺牲的第292杰尔宾特国际团中国红军游击队队员。在当地地方志博物馆里有关于这些中国烈士牺牲情况更为详细的记载。其中称在当年,中国战士们作战勇敢,但是因为红军与白军实力相差悬殊,最终有429人牺牲,其中有200名左右是中国人。1958年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时,当时的苏联政府在这里竖立了该纪念碑以兹纪念。在当地的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当时苏联军人列队举行仪式拜谒这座纪念碑的已经发黄珍贵历史图片。因为纪念碑位于莫罗佐夫斯区政府的斜对面,仅一街之隔。所以中国使馆代表团来到之前,区政府就组织了一些工作人员列队等候。按照当地习俗他们每人一束红玫瑰,预备好的花圈上以紫底白字装饰着汉字挽联:驻俄罗斯大使馆敬挽 中国烈士永垂不朽 。现场寂静,山河无言,但这里的大地有情,人民有情,他们没有忘记中国烈士们。我驻俄使馆领事处二秘王军代表中国政府向烈士们致以简单悼辞:我们谨代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还有随行记者,代表祖国人民前来纪念中国烈士们。今天是中国的清明节,是中国人纪念先辈,缅怀烈士的日子,祖国深深的缅怀着在俄罗斯的中国烈士们,你们为了保卫世界上第一个红色政权而远渡异国他乡,愿你们在这里安息,愿烈士的精神牵引着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精神源远流长。完毕,以三鞠躬表示对中国烈士们的崇高敬意。参加仪式的俄罗斯民众将近百人,他们拾级而上,将手中的玫瑰敬献到花圈两侧。烈士有灵,应能感知到远在万里之外的祖国同胞以及当地俄罗斯民众的崇敬与悼念之情。由于年代久远,这里的中国的烈士姓名、籍贯、生年均不详,相比旁边以黄色乔治带装饰的当地在卫国战争期间为国捐躯的英雄名录墙,作为中国人总觉有些遗憾。

仪式结束后,人民网记者采访莫罗佐夫斯克区副区长维克多·马利科夫。马利科夫表示要铭记历史,缅怀过去,尤其对于苏维埃初创时期的国内战争的众多历史性事件不能忘记。在反对白军的战斗中,中国的兄弟们给予苏维埃政权巨大的帮助。他强调,我们用这座保存得比较完整的纪念碑,第一要展示我们与中国人民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第二,我们不会忘记在我们国家历史上中国人民做出的贡献,我们记得谁曾经帮助过我们,我们缅怀历史。他说中国人帮助红军打白军的这段历史是在其上世纪中学读书时,历史教材中曾经讲述过,而且地方历史博物馆中也有相关记载。过去纪念碑经常修缮,因此保存得一直比较完好,上次大修是在五年前进行的。修缮费用是从区财政预算中拨出专款进行的。因为种种相关的措施到位,所以今天的纪念碑状态保持得不错。这次使馆专门派一个团来此进行专门的祭扫,在他印象中是第一次。敬献花圈、花篮等仪式,当地经常进行的,通常是在5.9胜利日时。在苏联时期,十月革命那天公历11月7日那天也有祭奠活动。不过苏联解体之后,官方、半官方的活动就没有了,但是老百姓自发进行的献花活动一直没有中断。他表示,目前有人试图重新评价十月革命历史,因此俄罗斯总统普京目前下令要重新编辑一套俄罗斯历史教科书,来应对重新审视价值观及历史各种思潮,历史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无法逃避。

祭扫前一天,我使馆代表团与俄罗斯外交部驻罗斯托夫代表处代表鲍里斯 ·戈克扎耶夫进行了会见。他对记者表示,虽然他不知道这段中国人在罗斯托夫为苏维埃政权浴血奋战的历史,但是他尊重这段历史,感谢中国人做出的贡献,而且他本人也积极评价十月革命那段历史。虽然苏联已经解体已经20余年,俄罗斯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也大转变。但是列宁主义思想在当时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意识形态代表着新的力量,在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它摧毁了一个腐朽的旧政权,产生了 一个新社会,将人类社会推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安排自己下属作好相关接洽工作,派员全程陪同,在途中以及抵达后不断来电询问进展情况,可见其重视程度。

据人民网记者从使馆方面获得的信息,除此处纪念碑外,俄境内还有5处纪念碑。具体为位于莫斯科红场列宁墓右后侧刻有两位中国姓氏的纪念碑;位于彼尔姆州特罗伊察镇综合纪念设施(遗址)(纪念碑被拆毁,当地政府有意择址重修);俄北奥塞梯首都弗拉基高加索市中国国际主义战士纪念碑(此次使馆也派出一组代表祭扫该处纪念碑);沃罗涅日诺沃佩奥尔斯克纪念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维亚火车站附近中国团纪念碑。以上设施均是纪念在苏俄国内革命战争中为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牺牲中国烈士所建。( 人民网莫斯科4月5日电)

 

分享到:
(责编:耿聪)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