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巴黎4月4日电(记者邢雪)国旗猎猎,松树苍翠,中国传统清明节到来之际,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组织华侨华人代表60余人来到法国西北部滨海努瓦耶勒市诺莱特村华工墓园举行祭奠仪式,缅怀上世纪初在法生活、工作并长眠于此的中国劳工。孔泉大使夫妇及法国地方政府官员出席了祭奠活动。
上午11时,祭奠活动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正式开始,侨界代表池万升和孔泉大使夫妇相继向已逝的中国劳工敬献花圈。小号演奏起《思念曲》,在婉转低回的乐曲声中,全体肃立默哀一分钟。随后中法双方代表绕墓地缓行一周凭吊前人,以表哀思。
礼毕,孔泉大使在华工墓园前致辞,代表万里之外的祖国,代表中国劳工的后人和数十万旅法同胞,向安息在这里以及法国其他30多个公墓中的中国劳工表达凭吊和缅怀之情。他说,97年前,当这些中国劳工离开祖国之时,正是国家积贫积弱之际。中华民族经历着深重的苦难和煎熬,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苦苦探索,进行着争取民族复兴的伟大努力。追古抚今,我们可以告慰逝者:经过百年的奋斗和牺牲,中国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离民族复兴的梦想从未如此之近。孔泉大使表示,我们要更加努力地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奋斗,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仰无愧于先人,俯无怍于后代。
庇卡底大区行政长官代表、阿布维尔专区专员菲利普·迪厄多内在致辞中说,中国劳工满足了战时军工和交通产业人手的需要,他们从事的体力劳动非常繁重甚至危险,法国没有忘记中国侨民的参与,我们向这些当年没能回乡并安葬于此的勇敢的中国年轻人致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的人员伤亡造成了英法两国劳动力匮乏,来自山东、天津、河北等省的14万中国劳工迫于生计,应两国招募来到欧洲,从事架桥修路、挖战壕、装卸弹药等工作,也有部分中国劳工在战争后期被派往前线作战,以及在战后从事清理战场的工作。据统计,共有约9000人在此期间死亡或失踪。法国和比利时共有69处华工墓园,共埋葬中国劳工1874名,滨海努瓦耶勒市的华工墓园是欧洲最大的华工墓园,共有842名中国同胞安息于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