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媒体丑闻连连公信难存【4】--国际--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独家稿库

 知名主持性侵儿童 不实报道自摆乌龙 

英国媒体丑闻连连公信难存【4】

本报驻英国记者  李文云  白  阳

2012年12月11日08: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媒体的“自由”不能脱离社会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王维佳:英国传媒界丑闻给了人们一个反思“媒体自律”理念的机会。战后西方新闻业的主流思想中,新闻业不受行业外社会力量的控制,而是以真实、客观、平衡、负责任为行业准则做好自律。然而,这种“媒体自律”的设想显然忽视了媒体本身的社会属性。

且不问都市媒体人的阶层归属、文化品位和政治意识这些“专业工作”之外的社会因素能否让他们的言论具备理想中的客观和民主代表性,单就媒体所存在的环境来看,经营压力、广告商的诉求、政界的态度和主流舆论的干扰,都可能对他们产生影响。英国传媒界的丑闻大爆发,不过是言行不一的极端表现。媒体会不会将其自身的局部利益塑造成全社会的根本利益?会不会将并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塑造成社会公意?这些才是更严重的问题。是将社会公意置于媒体之上,反思和监督媒体的民主代表性,还是片面而抽象地强调媒体高于社会的“自由”,让媒体自律成为一个脱离社会情境的神话?这是西方传媒必须回答的问题。

结构和管理出问题

英国《泰晤士报》专栏作者阿尔斯泰恩:英国广播公司的整体结构和运营管理存在着严重问题。BBC董事会本应作为大众监督公共广播电视的代表,但一直并未真正起到监督作用。BBC的监督管理权被交给了BBC托管会,但托管会并没有足够的权力和知识来控制和影响BBC的实际管理,而且对节目运营也没有权力插手。另外,BBC机构过于庞大,人员繁杂,难以进行有效管理。此次“新闻之夜”的失实报道,BBC公司甚至花了几天时间,才查清是哪个主编批准节目的播出。

违背新闻原则

德国《斯图加特报》文化部主任蒂姆·施莱德:BBC是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机构,是德国二战后重建媒体秩序的榜样。但最近的事件绝不是简单的错误或者疏忽,而是新闻行业可能出现的最大事故:违背新闻原则。

德国广播电台记者约亨·施彭格勒:对于BBC来说,不仅需要深入的调查,给出让人信服的结果,还需要找回新闻道德;与此同时,也需要对拥有2.3万名工作人员的庞大组织结构进行根本性改革。

《世界报》记者托马斯·基林格尔:BBC的危机触动了报道可信性的核心。BBC要挽回声誉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它告诉我们,疏于管理和畸形的官僚结构能够多快地毁掉一个良好的声誉。在过去几年,BBC多次被迫削减开支,但削减的都是新闻工作的开支,而不是臃肿的管理结构。

光环黯淡失色

埃及《晨报》副总编艾哈迈德:以前,不少阿拉伯人对BBC和CNN等西方大牌媒体,总有一种盲从甚至崇拜心理,认为它们专业性强,从业人员敬业负责、水平高。然而,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意识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尤其是,BBC的系列丑闻,让阿拉伯同行大跌眼镜,看到这一西方老牌媒体道德失衡、责任匮乏、职业失范。BBC头上的光环黯淡失色。

BBC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仍以道德卫士自居,在报道中对他人,尤其是对非洲、阿拉伯等发展中国家,说三道四、指手画脚。这注定BBC的丑闻不会是最后一集,还会继续下去。BBC的行径是一个负面案例,它警示我们,只有坚守道德底线,恪守社会责任,加强自律和社会监管,按新闻规律办事,走正道,摒弃BBC那样的歪门邪道,才能使我们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社会应监督媒体职业道德

新加坡《联合早报》执行副总编辑李慧玲:BBC近期的丑闻让媒体人反思:每一桩丑闻为什么会发生?与BBC的机构文化与管理方式有怎样的关系?丑闻被揭发后英国媒体的回应、英国社会自身的反思等也都值得留意。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自律很重要,尤其当面对权力与商业利益的驱动与诱惑之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对媒体的职业道德也应该有底线。当媒体因为商业利益等原因而放弃这个底线,社会就应明确表示不能接受,成为媒体的重要监督者。

媒体要警惕自身腐败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媒体道德研究专家多德·吉特林教授:BBC的丑闻意味着一家公共电视广播网也可能出现私人媒体那样的腐败现象。对于BBC而言,应当将新闻业务和娱乐业务完全分开。新闻板块的操作应该更加严谨和规范,应该与更容易腐败和触及道德禁区的娱乐板块相隔离。

丑闻无疑极大损害了公共广播电视网的声誉和BBC从事公共服务的诚信形象。BBC此后的自我保护行为更是新闻工作者的耻辱。所有的新闻机构都应该采取措施,以防走上这条自损名誉和触及法律红线的道路。随着当今媒体竞争的激烈和对传统媒体生存空间的挤压,对媒体道德准则的考验会越来越严酷。

(本报驻外记者李文云、郑红、黄培昭、暨佩娟、丁小希采访整理)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杨牧、赵艳萍)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