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人民网>>国际>>正文

科伦坡港: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明珠

人民网记者 陈然

2015年09月24日21:33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手机看新闻

从蔚蓝海岸边停靠的万吨巨轮,到厂区内忙碌而有条不紊的机械吊臂,一层层错落有致的五彩集装箱,串起了斯里兰卡科伦坡港、乃至全球“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蓝图。

区域枢纽画龙点睛

科伦坡港营运第二年实现盈利

9月24日,迎着和暖的晨光,记者跟随招商局集团的领队出发驶向科伦坡港,穿过老式的建筑和低矮的庙堂,一路向着海前进。通过港口区的安检后,一座4层高的米白色大楼坐落在厂区入口处。这是在港口建设时由招商局集团一砖一瓦建起的,站在最顶层的平台上远眺,整个港口尽收眼底。

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招商局国际执行董事胡建华将科伦坡港形容为阿拉伯海域中的枢纽,拥有整个区域内唯一的深水泊位,辐射国家包括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及周边国家,受益人口超过16亿,占全世界的近四分之一。他告诉记者,虽然科伦坡港刚开始投入运营不到一年,但码头集装箱吞吐量已从去年每月2至3万箱跃升至现时每月15万箱,预计今年年吞吐量可达150万箱,实现盈利。

对于港口的建设和培育,招商局国际海外运营总监、科伦坡港国际集装箱码头首席执行官刘云树将科伦坡港视为典范。通常情况下,港口需要3年的建设期和4至5年的培育期,但科伦坡港自三年前动工建设,历时仅28个月便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培育期更是加快至3年内,甚至在营运第二年就可逆转亏损。

胡建华坦言,科伦坡港将为区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码头业务的点发散出去,根据科伦坡港口腹地经济的独特性和服务人群的多样性,拓展至物流、采购、分销、组装和跨境电商等一系列业务,与港口贸易互相依托、共同繁荣。

“丝路驿站”

科伦坡港将打造5个中心

就像一个个车站把火车线路连接起来一样,一个个港口连点成线就成了海上丝绸之路。“每一个港口都相当于’丝路驿站’”,胡建华比喻说。而从港口和物流的角度来看,科伦坡港的“新角色”将帮助它成为区域内的五个中心。

首先是货物集散中心,港口吞吐量庞大,可快速交换及运输货物至周边地区;其次是清关服务中心,货物出境中国后,将通过电子数据交换告知运输货物的种类、数量和预计抵港时间,进而在科伦坡港实现预清关,等货物靠岸后自动通关,大幅度提升海关效率;第三是展览展示中心,港口通过与各类行业的合作,将中国及斯里兰卡本地货物展示给十几亿人,不管是网络平台或者实体商品交易会,货物可通过展览展示的方式“飞入百姓家”;然后是货物增值中心,货物抵港后,通过简单的再加工和再包装,把初级产品变成高级产品;最后是结算中心,即跨境移动支付,推出“卢布(斯里兰卡货币)-人民币”双币信用卡,省却美元兑换的中间步骤,在一定数额限制内实现即时交易、即时结算。

简单来说,“科伦坡港驿站”的作用就是将一段时期内需要销售的货物暂时储存在港口保税区,免去了每一次采购所需的花费和时间,并提供更便捷的跨境双币支付手段,减少外汇风险。

刘云树举例说,假设一个印度企业想买一批中国生产的电视机,直接从中国订购到送货完成可能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但如果企业直接在展览展示平台移动支付,科伦坡港保税仓库便可即刻分拨,一两天内就完成配送,货币结算也即时完成,不必担心汇率浮动。

从科伦坡港看世界

海上丝路打通亚欧动脉

科伦坡港的如此规模,仅仅展现了招商局集团海外业务版图中的冰山一角。胡建华在地图上向记者展示27个港口项目。他说,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招商局集团已打通了“亚欧大动脉”,始自南海,经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一路延伸至黑海和波罗的海,亚欧大陆中所有重要海域都已有了码头布局。

“丝路驿站”的概念,也将推广至每一个重要港口。他强调,根据每一个港口的不同定位,所要发展的“中心”数量也不尽相同,招商局必须寻找最适合、最有效的发展方向,把海上丝路的每一个点做大、做强、做扎实。

这条庞大、复杂的“海上丝绸之路”,招商局并不是在单枪匹马地闯。例如一周前刚刚收购的土耳其昆波特港码头,招商局便与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联手,合作打造区域性枢纽码头业务。航运业联盟合作已成为全球经营模式,分摊成本,合作共赢,胡建华笑称如同“抱团取暖”,“如何将竞争化为竞合,是企业间合作的最重要策略”。而除了中资集团,招商局还因应不同项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合作伙伴,包括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和阿曼国家储备基金等。

分享到:
(责编:曹昆)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