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中国,给世界以信心(国际论坛)

珀西·米斯卡

2014年10月16日04: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统计,上世纪90年代初(1990—1992年间)到今天,全球长期营养不良人口减少了2.09亿,其占全球总人口的比例从18.7%降低到了11.3%。这其中,中国的贡献之巨大,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相比的。上述时间段内,中国长期营养不良人口减少了1.38亿。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目标1包括从1990年至2015年间使全球饥饿人口比例减半等3个子目标。根据粮农组织测算,中国已提前实现了目标1的有关减少饥饿人口的指标。

  从2004年起,中国粮食连续十年增收。当前,无论是从粮食储备,还是从消费渠道来看,中国的粮食安全局面都是有保障的。这不仅对中国自身意义重大,对于稳定整个国际粮食市场,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事实上,中国史无前例的经济发展奇迹和实现粮食安全的独特模式,在国际上或是报道不足,或是没有被准确报道。

  尽管在实现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改善食品安全、减少粮食浪费以及应对城镇化、居民饮食结构变化对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等诸多方面,中国依然面临不少挑战,但需要看到的是,中国政府解决问题的努力是认真而富有实效的。

  除了确保自身粮食生产的良好局面,中国也积极帮助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津巴布韦历史上曾经是南部非洲地区的“面包篮子”,但因为遭受经济制裁,粮食生产一度陷入了困难。如今,在中国的帮助下,津巴布韦正重回“面包篮子”的位置。在马拉维,在尼日利亚,中国的金融与技术支持,同样为当地的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帮助。

  一直以来,有一些人总是热衷于鼓吹中国“粮食威胁”。对于这种论调,我们只要想一想以下这些问题,就不难看清其真假:中国是否将自己多余的粮食倾销至国际市场,从而给其他国家的粮食生产带来冲击?中国有没有在国外,特别是在非洲大肆囤积土地?中国有没有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专利展开攻势?中国企业有没有大规模兼并他国种子企业、形成垄断地位?事实很明显,上述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所谓的中国“粮食威胁”,又从何谈起呢?

  从长期来看,粮食安全有赖于多方面因素,需要完善的政策与法制框架,需要充分的人力以及金融资源,需要有效的协调机制,需要以现实为基础的正确决策,需要粮食生产在诸如自然灾害、人口变动等变动环境下保持充分弹性。从各方面来看,人们都应对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持有信心。中国在保护耕地方面的高度自觉,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方面的积极投入,在农业扶持政策方面的适时调整,在推广现代农业科技与专业培训方面的专注,在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方面的坚持,最终都将有助于中国确保长期粮食安全。

  (作者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  


  《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16日 22 版)
分享到:
(责编:耿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