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对话的“大门”在哪儿(国际论坛)

金采薇

2014年02月26日09:29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1月24日发表的施政演说中,又玩了一把“对话秀”。在谈到中日关系时,他说:“我们的对话大门一直敞开着。不应采取不解决课题就不对话的姿态。正是因为有课题,才应该对话。”安倍的意思很明白,中日关系恶化的责任在中方,是中方未对日本敞开对话大门,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人们已经注意到,中日关系恶化以来,安倍一直在打“对话”牌,目的是为摆脱外交困境,进而在国际社会抓一点道义上的分。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一种特有的文化,即使是恶语相向,也依然鞠躬如也。正像他们的前辈那样,明明是侵略中国,却说成是共筑“大东亚共荣圈”。

  安倍说,对话大门一直敞开着;但这个大门在哪儿,没人能看到。看到的是,安倍内阁不停地高高筑墙,拒人以千里之外。

  比如,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在任何场合都一口咬定,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没有与中国谈判的余地。没有余地,还谈什么?又如,过去日本一些有良知的政治家对侵华罪行确有反省之意(村山谈话)。到了安倍内阁,不仅一概否认,还对日本侵华事实乃至对侵略的定义给出了荒唐的说法。与一个出尔反尔、连什么是侵略都搞不懂的政客,能谈什么?再如,日本早在1945年就建立了自己的防空识别区,其中就包括了中国大陆架的很大一部分。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安全,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又有什么可以指摘之处。只许自己放火,不许别人点灯,还能谈什么?

  对话需要诚意,诚意不是表演,更不是试图从中获得额外的好处。当年,中日老一辈政治家和友好人士,冲破阻力,打开了中日关系的坚冰,靠的就是诚意。中日关系有着复杂历史和现实的问题,即使在邦交正常化的年代也并非没有矛盾。但有诚意,就能够放眼大局,求同存异。当今的日本政客们看一看当年双方签订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就会发现,一系列中日关系的基本准则,已经彻底被安倍抛到九霄之外。

  安倍内阁及其追随者,最近不断发出雷人之语,让更多的人恍然大悟,日本对历史的认知,已不是对个别人和个别事的迷狂,而是对二战的铁案以及战后国际秩序无比仇恨。膜拜甲级战犯,否定南京大屠杀,推崇“神风特攻队”,继续侮辱慰安妇……所有这些都使人不能不想到安倍家族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其外祖父岸信介,作为伪满洲国的经济部长,参与了“九一八”事变,资助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鼓吹日本需要核武。安倍的言行与其祖辈的行状何其相似。

  坦率地说,安倍连续不断的虚伪的说辞,经不起追问和推敲。如果真的想打开大门对话,就应该回到中日两国领导人曾经达成的默契,在钓鱼岛问题上回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点,日本不要通过“先下手为强”的把戏,从中牟利;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承认历史上日本犯下的战争罪行,承认战后国际秩序的安排,不要再干拜鬼和翻案的蠢事;就应该接受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现实,或者至少要求中国做什么,日本也对等地做什么。无视这些严肃课题而“隔空喊话”,岂不是还要中国再谈一个《马关条约》吗?

  中日是近邻。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对两国乃至亚太地区稳定繁荣有百利而无一害。中日之间的矛盾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问题是,解决问题要有实际行动。如果日本方面只想在墙上画个门,供国际社会参观,那么我们只能把它看成是说说而已的姿态,是不能当真的。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26日 03 版)

分享到:
(责编:郑青亭、仝宗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