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国际

  

2014年,中国企业在海外更自信

2014年02月05日04:05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承建厄瓜多尔科卡科多—辛克雷(CCS)水电站施工现场。
  本报记者 王海林摄

突尼斯默拉大坝工程施工现场,中突技术人员正在检测溢洪道底板锚。
  本报记者 孙 健摄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中外员工在突尼斯默拉大坝工程前合影。
  本报记者 孙 健摄

吉利乌拉圭合作伙伴NORDEX工厂的工人在工作。
  本报记者 王海林摄

编者按

过去一年,中国企业进一步走向海外市场。修路、水利、油气管道等传统优势项目继续发力,金融、高科技等新兴产业也异军突起。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不断吸取经验、探索发展、融入当地,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新的一年,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步伐将更加自信、坚实、有力!

缅甸  调度台前的守望

张 勇

今年是我第一次在海外过春节,也是作为一名石油人参加工作8年来离开家乡度过的第五个春节。2012年,我由西气东输二线转战到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上工作,从荒凉的戈壁来到旱季炎热、雨季闷湿的缅甸,成为海外石油大军中的一员。

曼德勒调控中心是管道运营指挥枢纽,如同中缅油气管线的心脏,需要24小时值守。我的工作是负责天然气管道的调度令发布、上下游日指定输量的沟通协调和原油管道投产筹备调控,对生产数据监控、故障问题处理和应急事件的处理与协调。

2012年,我刚到缅甸的时候,调控中心筹备组也是刚刚成立,我们5个人挤在7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工作。当时,电力供应很不稳定,每天至少停电20次。网络更不给力,断网是常事。一次,领导要求我收集现场监理发送的数据,正赶上网络不通,手机信号也时断时续,他只能用备用电台呼叫,同时人工记录。这样的工作效率让我和同事们付出了数倍的努力。那一年,项目如期完成,而我累计休假却不足50天,与年幼的孩子见面机会少得可怜。每次看到孩子陌生的眼神,我心里总是感到无比愧疚。

2013年7月15日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早上9时,中缅天然气管道开阀进气,源源不断的天然气流向下游,看着流量和压力数据变化,听到来自现场的汇报说气体检测一切正常时,整个调控大厅沸腾了。大家付出的心血终于换来了胜利的果实。7月28日,管道开始向国内通气,我当时就站在调控台旁,仔细注视着数据的变化,从监视器中看着坎南火炬冲天燃起。

天然气管道投产成功后,缅甸国家油气公司多次召开会议,商量尽早实现分输调控。我和同事们制定详细的分输投产方案,组织相关运营中心操作演练,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2013年9月9日,皎漂地区使用分输的天然气开始发电,11月21日,曼德勒工业开发区的玻璃厂也成为天然气的受益者。看到、听到缅甸民众的生活因为天然气带来的变化,我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价值。

在缅甸工作两年多了,我与身边的缅籍员工一起工作,一起运动,喜欢他们的朴实坦诚、认真严谨。驻地距曼德勒市区近10千米,大家每周有一次坐班车进城理发、购物的时间。看到林立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车辆,我才感到自己与现代都市生活并不遥远。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如今缅甸的网络和通信有了很大改观,我每天下班都能跟孩子视频聊天,和家人交流,我的很多缅籍员工同事也买了新手机、新摩托车,生活越来越好。

今年除夕,又是远离亲人,我和同事们一起守候在中缅油气管线曼德勒调控室里,守望着跳动着的天然气管道传输数据,想到通往中缅两国千家万户的天然气就在自己的守望中静静地传输,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温暖。

(作者是中缅油气管线东南亚管道公司带班调度长,本报记者于景浩采访整理)

印度  艰难的成长

本报驻印度记者 吕鹏飞

“我们现在终于知道如何与印度人打交道了!”黑龙江龙建路桥公司印度项目负责人刘树军向本报记者感慨道。2004年12月,刘树军第一次来到印度工作,当时只有33岁,转眼已快10年了。

刚到印度,刘树军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语言关。“印度各地方语言有很大差别,比如我们项目所在地的古吉拉特邦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跟官方印度语完全不同,当地说英语的人也不多,沟通起来真困难。”对此,该公司员工康文斌也颇有感触。康文斌2011年来印工作,主要负责现场施工。“在工地指挥印籍员工干活时,我主要靠简单的英语加手势。不过,由于大家的英语水平、思考方式都存在差异,工作中难免出现误解,从而影响了施工的效率。比如,事先布置给印籍员工的活,由于他们理解有偏差,施工时就会与原先的设计有出入,有时候甚至完全相反,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除了语言关外,印度的复杂国情也曾让刘树军感到困扰。“印度的财税体系十分复杂,一般人搞不明白。加上印度政府部门工作效率较低,权力交叉,职能不清,办起事来费时费力。比如我们现在哈里亚纳邦的工地要建一座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居然要14个人签29次字,因为涉及到环保手续,还需要该邦首席部长签字。一般情况下办好全部手续需要6个月时间。”刘树军还提到,印度地方社团力量强大,常会向外国公司提出各种要求,若得不到满足就去阻碍施工。倘若双方发生纠纷还要通过法院打官司来解决,但印度司法程序冗长,需要耗费很长时间。

当然有些困难也与公司自身管理经验不足有关。2011年初,哈里亚纳邦政府对于龙建路桥公司的施工不满意。一方面是由于施工缓慢,给当地民众出行造成诸多不便;另一方面则是施工过程中,没有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双方之间发生了一些误解。在此情况下,印度交通部公路局当年3月专门派人前往龙建路桥公司中国总部,点名要求熟悉情况的刘树军再次返回印度工作。

吃一堑长一智。在印度摸爬滚打多年的刘树军也总结出了一套与印度人打交道的经验。他告诉记者,在印度湿婆节前夕,他们都会提前与当地警局联系,帮忙规划路线,设立行走安全设施,确保节日期间不发生意外事故。“我们这一举动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欢迎,他们对我们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转变,相关的审批手续全走绿色通道,能快速审批下来。”

凭借着过硬的技术以及与当地社会各界的融洽关系,龙建路桥公司先后从印度交通部获得了3个项目,去年又接到了新的路段的维修项目。刘树军向记者介绍,目前该公司已在印度累计修建公路143千米,大桥21座。回顾自己在印近10年的工作经历,刘树军说,海外市场具有时效性、前瞻性和灵活性,国内一些企业管理层还是缺乏海外工作经验,对于海外市场的把握也就难以做到准确、及时、深刻,因此中国企业应当建立海外人才培养战略。他还坦言,出国之后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越来越深刻,如果海外的中国人能拧成一股绳,那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不难实现了。

(本报新德里电) 

突尼斯  困局中坚守

本报驻突尼斯记者 孙 健

突尼斯动荡已过去3年,该国政治体制与社会结构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包括中资企业在内的外国公司在突尼斯承包建筑工程的难度明显增加,而中企仍在困局中努力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在突尼斯工作、生活了13年的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总经理陈进贵对本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在突尼斯参与援建和承包水电工程已经有30年的历史。多年来,公司在日积月累中获取了丰富的援建与承包大型水电工程项目的实战经验,大小40多个已经完成的建设项目均获得突尼斯国内各界的好评。即便如此,在当地形势多变的环境中,中国公司依然有着很多的难题亟须克服。

陈进贵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上下正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加夫萨和默拉两地的中小型水坝工程施工。然而,要顺利完成该项目,企业必须突破三大困局。

首先,工程承包项目总体环境欠佳。3年来,突尼斯国内各党派间的政治博弈日趋激烈,尤其是临时政府频繁更迭,民众对生活与就业现状的不满情绪持续高涨,而劳工组织和行业协会又时常过度维权,这些种种因素都直接影响到项目方的决策、办事效率和协调。像突尼斯临时政府是大型建设项目的业主,但现阶段其与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的关系并不融洽,经常影响施工规划的落实,通常一项普通的工程爆破申请,需要审批3至5个月时间。

其次,难以招募到合格的技工和劳动力。水电工程项目往往选址在偏远山区。自3年前突尼斯发生动荡以来,大批向往自由与富裕的突尼斯青壮年奔赴城市“淘金”,乡村劳动人口锐减。要找到能操纵机械、技术熟练,又能够认真工作的当地劳工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已经被雇佣的人员往往会提出超过合同及法律依据的收入或福利待遇等条件。比如,要求中国企业比照当地政府公务员规则,加薪、发放福利等,否则就集体罢工、个人怠工。

最后,与当地分包商,设备、材料等供应商合作难度增加。中小型工程项目往往需要就地租赁大型设备、购买建筑材料、维修零件和购买相关服务。而突尼斯设备、建材市场与经营商均受到政权更迭的冲击,建筑领域公司和新增投资数目锐减,设备不全、零备件难寻、以次充好等情况时有发生。

上述困局并非个别现象。自从突尼斯社会动荡以来,企业发展的压力加大,尤其建筑工程领域的中资企业,如何坚守好已经开辟出的阵地,不仅在突尼斯,在西亚北非地区都是一项新的严峻挑战。

(本报突尼斯电) 

尼日利亚  扎根本地 共同发展

本报驻尼日利亚记者 李 凉

近日,本报记者来到华为尼日利亚公司位于尼首都阿布贾市中心的总部采访。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区,记者看到近百名当地技术员工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几位中方工程师在旁边时不时做着指导。

一位名叫弗莱德的小伙子正认真向工程师请教问题,毕业于纳萨拉瓦理工学院的他告诉记者,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满足实际工作中的技术要求。“好在公司为我们提供了接受最新专业技术的各种培训机会。我的梦想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与公司一起成长!”

负责当地员工培训的伊维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10年前他就来华为工作了,亲眼见证了公司的成长历程。作为一家高科技通信跨国企业,华为在海外之所以能健康稳定地发展,与公司制定和实施的本土化经营、加强信息通信技术的培训与建立梯级人才战略储备密不可分。

伊维赞表示,成立于2004年的华为西非通信技术培训中心,先后选拔和培养了5000余名技术骨干。本土员工或被送往中国总部接受培训,或在当地进行技能和管理培训,一批批当地工程师和管理人员逐步成为公司业务核心岗位的中坚力量。此外,公司更着眼未来,通过举办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讲座、在一些大学建立学科奖励基金和开设前沿科技展示以及体验中心等多种形式,在当地学校和青年组织中推广通信技术,为公司的本土化战略实施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库。

去年底,华为携手尼通信技术部合作的“千人女子信息与通信基础技术培训项目”在拉各斯隆重推出,在当地引起较大反响。尼通信技术部部长莫博拉·约翰逊在项目启动仪式上说,项目体现了华为扎根本地、与尼共同发展的愿望,该项目为西非首创,它将弥合尼信息通信行业存在的性别鸿沟,成为中尼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合作的又一成功案例。

华为西非地区部副总裁高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自2012年以来,加大了推广“播种通信未来种子”项目的力度。本着服务青年、服务行业和本地市场的宗旨,使他们学习和掌握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和技能,加深对本地市场创新需求的了解和认识。

在此项目推动下,一批批设备齐全的信息通信技术实验室和培训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加纳、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和几内亚等7个国家建立起来,几内亚科纳克里大学培训中心成为西非最大的培训中心。华为工程师定期回访并提供专业技术援助和支持,为促进当地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

(本报阿布贾电) 

拉美  国家是强大支撑

本报驻巴西记者 王海林

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地区合作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拉美拓展新的业务。目前中国在拉美地区已经步入以银行信贷和企业投资为主要特征的第二阶段深化合作。

1992年,拉美对中国的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比重还不足1%;20年后,该比重已超过7%。汇丰银行预测,203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截至2012年底,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存量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2.8%,拉美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第二大地区。

中国企业日渐成为推动拉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中资企业进入拉美市场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是最早进入拉美市场的水利水电类企业,该公司南美建设公司副总经理朱小华对本报记者坦言,最初进入拉美市场时,中国企业遭遇了很多劳务纠纷、环保纠纷,也缴纳了不少罚款。朱小华说,栽了跟头以后,中企才开始逐渐找准定位,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并调整行为方式。目前大多数中企在拉美各地都有非常好的口碑,协助拉美地区国家完成了不少基建项目,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受到当地政府及民众的欢迎。

朱小华指出,中企进入拉美市场有着很大的优势,“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他表示,最重要的就是要感谢国家提供的巨大支撑,没有国家的强大,也就没有中国企业的坚实底气。厄瓜多尔经济和社会权利研究所国际金融协调员宝琳娜·加尔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雄厚,中国政府支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其中包括贷款等,这为中资企业在拉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

中企进入拉美市场还充分利用了机会优势。以水利水电行业为例,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利水电项目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已经大多兴建完毕,这些国家的水利水电行业随即进入夕阳时期,缺少高水准的施工队伍及工程师。随着三峡等水利工程的兴建,中国的水利水电行业进入兴盛时期,当前将中国经验带入拉美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中资企业进入拉美市场除了利用好自己本身的优势,还应当根据当地消费者的需要对产品进行改进,并做好自身的品牌建设。吉利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告诉本报记者,吉利根据巴西路况不太平坦的特点,对销往巴西市场车辆的减震系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并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维修和服务,力争走出差异化竞争的道路。

中国企业走出去,走向世界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而且是中国品牌、中国形象。每一家公司、每一个品牌的好坏都会间接影响所有的中资企业,中国企业需要共同努力,才能让更多的人认可中国品牌。

(本报里约热内卢电)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05日 05 版)

联系本文记者

王海林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责编:潘旭海、杨牧)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