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恨撒切尔【3】--国际--人民网
人民网>>国际

他们为什么恨撒切尔【3】

2013年04月14日10:51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1990年3月,伦敦,大批英国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撒切尔税收政策,撒切尔于当年年底辞去首相职务。

  【功过】

  撒切尔政策动了谁的奶酪?

  撒切尔执政11年,为英国摘掉了“欧洲病夫”的帽子,但她的改革也带来了副作用,成为她备受抨击的原因。

  纵观撒切尔的改革,那些最深刻触动英国痛处的措施也是她最被记恨的,被触动利益的阶层很难原谅她的冷酷与决绝,例如煤铁矿工人,永远不能忘记1984年那场罢工中的苦涩经历,面对罢工者难以为生,撒切尔也绝不向工会妥协,击溃工会的撒切尔更是将不盈利的矿场关闭并私有化,这直接造成了缺乏其他技能的矿工大量失业。

  而她的放宽金融管制政策虽然令伦敦金融城崛起,但却导致了资本不再对制造业注资,造成了英国传统制造业的衰落,大批工人因此失业。直到今天,保守党都无法取得一些传统工业区的支持。

  撒切尔所坚持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和福利国家理念最大的碰撞,便是效率与公平哪个优先。在撒切尔的改革中,优先效率的她选择了忽视社会公平,最令反对者反感的是,撒切尔坚称,当履行政治与经济责任发生矛盾时,经济的需要应该占第一位。

  有文献指出,当时英国社会公平指标倒退了半个世纪,回到1930年的水平,贫困再次成为严峻问题。低收入者也要交纳个人所得税,高收入者却享有减税措施,造成英国的贫富差距急剧拉大。

  值得指出的是,她的私有化政策虽然提振了经济,却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高失业率,撒切尔政府11年,失业率一路飙高,甚至一度达到11.3%,但撒切尔却能坚持推进改革,这在当今的西方民主国家很难想象,民主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顾虑选票的政府首脑多无法采取撒切尔式的铁腕手段,因此不得不说,是那个时代给了撒切尔创造奇迹的可能。

  对于撒切尔政策留下的负面影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政策系教授大卫·刘易斯则更加激烈,他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撒切尔不仅损害了英国的福利制度,还弱化了独立工会运动,造成了大批人陷入失业。她留下了一个个人主义的、自私的社会,此前英国那种更为集体主义的、相互扶持的社会一去不返。她开放市场引入了国外资本,力度之大远超以往,为2008年金融危机伦敦受害埋下了伏笔。

  总之,在刘易斯教授看来,她可能短期内振兴了英国经济,但从长期来看,却对国家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她的政策酿成了英国社会比以往更加的不平等,她极大地破坏了英国社会的凝聚力。就连她引以为豪的马岛战争,时至今日,仍然没有解决。

  亲保守党的《每日电讯报》为撒切尔鸣不平,认为不能将英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归咎于撒切尔。“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会解决那些生产效率低下、亏损的企业。而且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制造业在GDP当中的比例都在不断下降,但似乎只有撒切尔因此受到责难。”

  LSE政府学院研究员马丁·洛奇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当时的情况下,她采取的措施,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能够采用一种更加温和的、更加注重保障底层利益的改革方式,也许会更好。

  田德文研究员则认为,“也许采用温和的措施会好些,但那样,变革的时间会比较长,而要发生的改变,最终仍旧会发生。即使当初执政者不是撒切尔,要想解决当时那么高的通货膨胀,走出低迷的经济困境,采取类似撒切尔改革方式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新京报记者 高美

 

分享到:
(责编:杨牧、赵艳萍)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