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呼吸”的建筑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
全木制的楼房、节能酒店、借助光合作用进行生物发电的房屋……日前,德国汉堡国际建筑展正式向公众开放,展示人类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应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
这次建筑展的主要展区在威廉姆斯堡岛。该岛经济发展滞后,失业率和犯罪率至少是汉堡的两倍,很多居民靠社会救济金维持生活。汉堡市政府希望借助举办国际建筑展这一契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升该岛竞争力。
此次建筑展体现了如何在建筑中巧妙地利用新能源。威廉姆斯堡岛上有一座建于1943年的防空掩体,如今变身为“能源掩体”。据建筑展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座建筑内部于1947年被英军炸毁。如今,人们对其进行了改造,在掩体内安装了太阳能、生物能发电装置和巨大的能源储存设施。经过改造,这座“能源掩体”可以向3000户家庭供热和给1000户家庭供电。
威廉姆斯堡岛上还有一座“能源山”。这里最初是一片草坪,上世纪40年代起,人们在此堆放垃圾,逐渐堆积成山。从上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对“垃圾山”进行覆盖处理,用2—3米厚的多层材料覆盖“垃圾山”,防止雨水进入“垃圾山”并携带有毒物质污染地下水。有关部门还对垃圾山下方的地下水和附近的水流进行了净化处理。如今,“垃圾山”已变为一座“能源山”,垃圾腐烂产出的甲烷被用作能源。此外,山上还有风能和太阳能装置,空地上到处是绿色植物。如今的“能源山”已成为休闲活动的好去处。
“能源掩体”和“能源山”成为了威廉姆斯堡岛重要的能源来源。按照汉堡市政府的计划,到2050年,威廉姆斯堡岛的全部能源将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除了巧妙利用新能源,这次建筑展展出的许多建筑还体现了超前的节能环保理念。德国森林保护联合会建造的森林屋酒店是此次建筑展的示范性建筑之一。本报记者日前在汉堡出差期间入住其中,见到屋顶和房间的四壁全部采用实木,使人感到置身于森林中的小木屋,对大自然多了一份亲近。酒店的每个房间都以一种植物命名,里面不仅有植物的实物标本,还有相关图片和文字说明。酒店所需的能源大部分来自于太阳能和地热。房间使用3层隔热玻璃以减少能耗,并用热能回收系统让室内温度维持在18—22摄氏度之间。
在建筑展中心展区,一座绿色外墙的5层楼房引人注目。这栋楼的外墙与传统建筑别无二致,区别在于外墙的外面装有透明水箱板。水箱板中不断冒出气体,看起来像是会呼吸一般。原来人们把微海藻放入水箱板进行光合作用,由此产生的藻类用于生物发电,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本报柏林4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