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全面管理枪支举措。这些举措有一定民意支持基础,若切实贯彻执行也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枪击案的频繁发生。这是美国政府在枪支管理问题上迈出的一大步。但也有专家指出,要在枪支管理上取得巨大进展,美国需要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不仅涉及法律,还涉及社会准则。
寻求控枪与政治平衡
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惨案发生后,奥巴马下令由副总统拜登领衔提出全面枪支管理方案。拜登提出了19项加强枪支管理的行政举措,其要旨在于既表明奥巴马政府控枪决心,又得以绕过国会强大的反控枪政治势力。在与国会的斗法中,奥巴马政府必须在切实有效的枪支管理和政治可行性间寻求平衡点。
据悉,奥巴马宣布的枪支管理计划主要内容为:对购枪者进行全面背景审查。目前,美国有约40%的购枪者没有受到任何审查,其中包括在枪展或网上购枪者;禁止销售攻击性武器,并将最大弹匣容量限制在10发子弹以下;打击枪支非法交易;加强校园反欺侮行动,对学校教师、辅导员、校长、精神健康专业人员进行更多精神急救培训,并为此投入更多资金。奥巴马还将命令政府机构对枪支使用及犯罪情况进行更多研究,命令司法部严打提供虚假信息的枪支购买者。
奥巴马宣布的这些举措有一定民意支持基础,若切实贯彻执行也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枪击案的频繁发生。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防止暴力研究项目主任温特穆特认为,美国民间有着2.5亿至3亿支枪支,“这些枪支不可能很快消失”。但扩大对枪支拥有者的背景调查,有助于摧毁导致城市枪支暴力活动发生的枪支犯罪市场。
奥巴马此举是美国多年来在枪支管理问题上开出的最猛药方。但细究起来,仍有诸多令人生疑之处,更不必说此举本身便有政治姿态的意味。
禁售攻击性武器、禁售可容10发子弹以上的大容量弹匣和对购枪者进行全面背景审查,这些均需经国会讨论后立法,而奥巴马政府的举措无论如何绕不开美国国会,也势必将在国会遭到强烈反弹。白宫发言人卡尼15日说,显而易见,现有法律框架对枪支管理有诸多限制,国会必须对奥巴马政府所提控枪举措予以回应,因为国会拥有相关权力。本月14日与拜登讨论了相关事宜后,弗吉尼亚州民主党众议员斯考特说,奥巴马很愿意通过行政命令确保州政府将相关人员精神健康记录资料归入联邦政府数据库,但没有国会认可,奥巴马难以如此行事,“你不能通过行政命令改变法律”。美国国会参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警告说,美国国会参院至少需要3个月之后才能考虑关于枪支管理的法案。参院多数党领袖里德说,美国国会即将迎来在政府债务上限问题上的战斗。此后,移民改革问题,而不是枪支管理问题,才是他日程表上的急务。美国国会众院更是表示,要待参院有所行动后,众院才会决定是否将枪支管理问题提上日程。
难以治本的大声吆喝
奥巴马此举不仅在于预防群体性枪击惨案,也意在控制日常发生的枪支暴力活动。白宫发言人卡尼说,奥巴马清楚表明,他将采取的“全面性措施”意在应对美国“枪支暴力灾祸”。
在奥巴马提出的举措中,重点之一在于禁售攻击性武器。但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表明,在美国,大多数枪支谋杀案所使用的是手枪而不是自动或半自动步枪等“攻击性武器”。2011年,全美有6220人死于手枪暴力案件,死于步枪的人数为323人。奥巴马政府如何尽力阻止“危险罪犯”和“精神病患者”拥有手枪这类普通武器,亦须进一步思虑。
奥巴马政府拟将背景调查扩大到所有购枪人,提出拥有执照的枪店必须与全国即时犯罪背景调查系统联网,对每一位购枪者进行调查。即便如此,这一规定也未能涵盖在枪展或私下买卖枪支领域,而通过上述领域购枪者比例高达40%。此外,即便对所有购枪者进行背景调查,也绝不等于天衣无缝。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惨案凶犯兰扎和不久前在俄勒冈州克拉克默斯县商业中心向人群开枪的凶犯雅各布所使用的枪支都不是他们自己所购,而他们所使用的枪支又都符合当地法律要求。
改变须涉及社会准则
纽约州日前刚刚通过全美最为严格的控枪法案,但此举也引来一些非议。《纽约时报》1月16日在题为《纽约引领枪支控制》的社评中认为,在纽约州这一最新法律中,其中一项条款要求医生、心理学家、护士及社会工作者可以向当地医疗官员报告他们认为可能伤害自己或他人的病人,执法部门可根据背景调查,最终授权警方没收危险病人所拥有的枪支。但这一条款没有说明谁对没收枪支拥有最终决定权及枪主何时可以上诉,也因此会引起新的法律纠纷。此外,这一法案也会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医患关系准则造成新的阴影。
哈佛大学伤害控制研究中心主任戴维·海明威认为,要在枪支管理上取得巨大进展,美国需要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不仅涉及法律,还涉及社会准则。
在美国,反对枪支管理者一直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一个耐人寻味的社会现象是,自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发生后,美国攻击性武器销售陡增,自上月以来美国全国步枪协会新增成员25万人。在此情形下,面临着极为严重的财政难题、移民改革等多项重任的奥巴马政府能够在枪支管理问题上投入多少政治资源,以及最终取得多大进展,仍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本报华盛顿1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