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至21日,在新德里举行的东盟-印度峰会上,印度与东盟10国决定,将双方关系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并在“东盟-印度展望宣言2020”中提到,加强海洋安全领域的防务合作。虽然有印度媒体称“峰会上没有人提起那个带C的单词(暗指China)”,但是,印度始终没有降低对涉中国话题的关注度,他们正用行动表明自己的浓厚兴趣。从扬言出动海军赴南海保护印度“国家海洋利益”到宣称将与俄罗斯签订巨额军购合同,所有这一切都是印度为该次峰会奏响的背景音乐。究其原因,印度正在积极发展与东盟关系的同时,执行以困局“脱困”,借热点“散热”的策略。
所谓以困局“脱困”,缘于印度一直以来在亚洲地缘政治上的高度敏感。近年来,印度媒体热炒所谓“珍珠链战略”,将中国与周边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柬埔寨以及泰国等国家合作的有关港口或机场项目进行曲意描述,把纯商业领域的合作描绘成中国军力向印度洋扩展。基于此种判断,印度方面还假设中国海上力量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场景,臆造出了印度面临的“霍尔木兹困境”。几年来,印度除了不断加强自身在印度洋的战略部署之外,还重点发展同东盟国家的海洋与安全合作,企图以制造中国的“马六甲困局”来摆脱自身的所谓“霍尔木兹困局”。
所谓借热点“散热”,缘于印度在南海问题上看似矛盾的态度。一方面,印度在南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此次峰会上拒绝越南、菲律宾有关南海问题的“求助”。尽量撇清与涉及南海主权问题的关系,试图换取中国在克什米尔和查谟争端上的更加“超然”;另一方面,印度在南海“醉翁之意也在酒”,峰会前后,印度有关方面大谈特谈与越南的石油合作及与菲律宾在南海航行安全方面的合作,大有介入南海争端之势。印度此举除了“保护”石油及安全利益目的之外,更重要的是其要保持南海问题的“热点化”,将中国有关领土争端的注意力持续地吸引在南海区域,借此不声不响地在与中国争议的藏南地区“做长远打算”,企图在未来该问题解决时占到“大便宜”。(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问题专业学者 王晓鹏)